六大行年度分紅超4200億!這家上市銀行派發千億紅包
本報記者 張漫遊 北京報道
隨着六大國有銀行2024年財報悉數披露,銀行業再次以“大手筆”分紅引發市場關注。
其中,3月28日,工商銀行召開業績發佈會提到,基於良好業績,2024年擬派發現金股息1098億元,其中去年中期已分紅511億元,在履行公司治理程序後,將再安排一次年度末期分紅587億元。
隨着監管層力推“可持續”分紅,銀行業正從規模擴張轉向價值深耕。
A股、H股股息率分別達5.32%、7.49% 顯著高於市場理財收益
在分紅方面,六大國有銀行依然保持“大手筆”:分紅比例均在30%之上,擬派發的年度總金額超4200億元。
其中,工商銀行2024年中期及末期派發現金股息合計每10股3.080元(含稅),總派息額約爲1097.73億元,位居六大國有銀行之首。按全年平均股價計,A股、H股股息率分別爲5.32%、7.49%,在波動的市場中體現了穩健價值。上述股息率也顯著高於市場理財收益。
華福證券分析稱,觀察近3年不同類型上市銀行現金分紅情況,國有大行保持穩定的高現金分紅比例,近3年現金分紅比例均超30%;股份制商業銀行近3年平均現金分紅比例逐年提升,2023年達到29.4%;城商行近3年平均現金分紅比例有所下滑,2023年平均現金分紅比例爲24.8%;農商行現金分紅比例爲各類銀行中最低,2023年平均現金分紅比例爲22%。
近年來,監管層多次強調上市公司提升分紅水平。國有銀行作爲資本市場“壓艙石”,通過高分紅傳遞經營信心,同時平衡資本補充需求。
2024年4月發佈的《國務院關於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即“新‘國九條’”)指出,強化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監管。對多年未分紅或分紅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東減持、實施風險警示。加大對分紅優質公司的激勵力度,多措並舉推動提高股息率。增強分紅穩定性、持續性和可預期性,推動一年多次分紅、預分紅、春節前分紅。
針對分紅政策的問題,工商銀行副行長段紅濤在該行業績發佈會上表示,自2006年上市以來,該行一直保持較高的分紅水平,累計爲境內外股東創造現金分紅回報超過了1.5萬億元,近幾年分紅利潤穩定在30%以上。從2007年起,穩居A股分紅金額最高的上市公司。同時,爲進一步增強廣大投資者的獲得感,工商銀行在2024年首次推出中期分紅,將分紅頻次由一年一次調整爲一年兩次。
盈利能力與資本實力築底
國有銀行的分紅底氣源於其穩健的盈利能力與資本實力的增強。
2024年,六大國有銀行營收增速分化,但淨利潤均實現正增長。在資本充足率方面,截至2024年年末,六大國有銀行資本充足率均較上年提升。建設銀行資本充足率達19.69%,同比上升1.74個百分點;工行、農行、中行資本充足率均超18%,爲持續分紅提供安全墊。
興業證券方面表示,商業銀行分紅的比例以及頻次與自身核心業務發展、盈利能力狀況、風險防控有效性等息息相關,採取不同的分紅策略時需要平衡好股東利益與監管要求、短期與長期發展之間的平衡。
“未來,工商銀行將繼續在增強價值創造力、市場競爭力、市場影響力、風險管控力上下功夫。同時,綜合考慮股東的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保持分紅政策的延續性、穩定性,爲廣大股東創造長期可持續的價值回報。”段紅濤說。
招商銀行董事長繆建民在該行2024年業績發佈會上指出,做好市值管理,是所有上市銀行和上市公司管理層都在考慮的問題。他談到,在當前經營環境下,銀行業做好市值管理有三個方向:第一要增強盈利能力;第二要增強風險管理能力;第三要增強創新能力,不斷讓銀行爲客戶、股東、員工、合作伙伴創造價值。
興業銀行董事長呂家進在該行2024年度業績說明會上表示,下一階段,興業銀行將努力創造更大的價值,把蛋糕做大,保持較好的盈利水平,同時,將把保持分紅率穩步上升作爲一個重要目標。
(編輯:朱紫雲 審覈:何莎莎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