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一萬物打算用DeepSeek賺錢了
作者 | 劉寶丹
編輯 | 周智宇
花費更多GPU和資源燒萬億參數大模型,還是做一個可以賺錢的商業公司,零一萬物選擇了後者,也因此成爲“AI六小虎”中最早轉向的公司。如今,零一萬物朝着這一目標加速前進。
3月17日,零一萬物舉辦了一場線上新品發佈會,正式對外發布了萬智企業大模型一站式平臺,並宣佈可提供企業級DeepSeek部署定製解決方案。這意味着,在其他AI創業公司還在應對DeepSeek帶來的挑戰時,零一萬物已經打算通過推動DeepSeek落地來賺錢了。
會上,零一萬物創始人及CEO李開復判斷,2025年是AI-First應用爆發年,大模型商業化的大考年,這是一個巨大的機會,也是一個考驗。
“傍上”DeepSeek
從基座大模型的有力競爭者到模型落地的服務者,零一萬物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就完成了角色轉換。
今年初,李開復宣佈,零一萬物將不再追求訓練超級大模型,但會繼續訓練參數適中的便宜模型,並基於後者打造可以賺錢的應用。零一萬物也因此成爲“AI六小虎”中第一個徹底轉向商業化的公司。
DeepSeek橫空出世,無疑加速了零一萬物的轉型速度。
李開復認爲,DeepSeek帶來了中國ChatGPT更清晰化底模訓練的終局,也就是開源必將勝出,大模型的格局將從拼比底模的技術指標,走向擁抱開源的底模,進行商業賦能。
“我們認爲,未來大模型行業競爭不再單指基座模型性能的比拼,更是有關中臺到應用的能力,重點是模型能否快速響應市場場景的需求,基於中臺構建行業應用。”李開復表示,零一萬物將繼續開放自身的能力,打通基座能力到垂直場景的“最後一公里”。
基於此,零一萬物決定全面擁抱DeepSeek模型,讓它在企業裡快速落地。
萬智企業大模型一站式平臺是零一萬物“以大模型賦能千行百業”的重要起點,它不僅提供智能體開發平臺,還免費接入各種模型。此外,萬智有各種API工具,還能通過模型微調增加垂直場景複雜任務的處理能力。
基於萬智,零一萬物首發面向企業客戶提供企業級DeepSeek部署定製解決方案,涵蓋了DeepSeek模型部署、應用實踐以及模型微調工具。
在部署方面,零一萬物打造了開箱即用的企業AI底座。對於算力儲備薄弱的企業,零一萬物推出軟硬集成式一體機方案,預裝高性能GPU,內置DeepSeek全系列模型,部署週期縮短至小時級,助力企業上手滿血增強版的DeepSeek-R1模型。
在應用實踐方面,零一萬物在聯網搜索能力、知識庫RAG、智能體Agent、DeepResearch等方面都提供相應服務。以DeepResearch爲例,它會不斷地反思、推理,去全網搜索最新的各種知識,最終產生專業級深度報告。
在模型微調方面,由於 DeepSeek-R1 本身並不支持 Function Call(工具調用),JSON Output(JSON 格式的字符串輸出),基於DeepSeek-R1進行 SFT(監督微調)已經成爲剛需,零一萬物率先給出基於DeepSeek-R1的成熟微調方案。
目前,零一萬物並未公佈DeepSeek部署方案的定價。零一萬物全球解決方案與交付總經理寧寧表示,定價很快就會發布,會是一個有競爭力的價格。
聚焦商業化
從ChatGPT爆火到DeepSeek出圈,AI行業已經從模型大戰轉向應用落地。
興業證券分析師雷棠棣認爲,DeepSeek出圈後,通用大模型廠商淘汰賽提速,商業模式逐步變爲“低價建設生態”,率先建立生態的廠商有望實現“贏者通吃”,基於通用大模型微調而得的垂類大模型將呈現百花齊放。
對於AI公司來說,如何解決商業化難題越來越緊迫,尤其,爲了在AI生態中搶佔流量和話語權,以DeepSeek爲代表的模型公司紛紛開源,對按Token收費的商業模式造成一定衝擊。
一位AI模型廠商內部人士認爲,模型公司的商業重心大概率會往服務端走,尤其是企業級服務能力。“比如,如果應用於生產環節,要考慮的問題非常多,它的穩定性和性能,以及只有一個大模型其實做不了什麼,還有很多配套的工具鏈,這其實是企業級服務未來比較有商業價值的地方。”
零一萬物COO黃蕙雯表示,公司2025年將聚焦在商業化上。目前,公司在海外有持續穩健增長的ToC產品,一直有收入;國內ToB需求非常旺盛,但ToB真正到落地還做不到即插即用,AI和市場中間還需要多方緊密合作。
會上,李開復透露,公司去年收入超一億元,今年第一季度收入已經接近去年全年的收入,零一萬物ToB業務的運營模式非常良性。“今天發佈的萬智企業大模型一站式平臺也能夠錦上添花。”
目前來看,零一萬物轉型AI服務商,最大的優勢在於模型經驗和產品積澱。李開復表示,公司有完整的軟硬結合方案,大模型出身也更懂微調、機器訓練、數據配比等,真的能夠幫上廠商,這些大模型知識很難由系統集成商和一體機提供商來提供。
相對大廠來說,零一萬物也有自身優勢。李開復表示,大廠主要業務是做雲計算,而且定價比較昂貴,零一萬物提供同樣的產品,定價比大廠低,會深度幫企業做私有化部署,而不是想賣一個雲的解決方案。
不過,挑戰也不容小覷。業界擔心,零一萬物是否會過度依賴開源模型,畢竟AI大模型技術還在快速迭代,多模態也可能迎來關鍵節點,這些技術上的不確定性可能會對潛在收入造成一定影響。
此外,作爲AI創業公司,零一萬物雖然更懂技術,但對於B端業務場景的理解和服務能力,還需要市場進一步做出驗證,尤其AI落地需求加速爆發,零一萬物也將面臨更激烈的競爭。
2023年5月,零一萬物正式成立,年逾60的李開復親自下場,帶隊參加這場AGI征程。然而,在這場持續燒錢的豪賭中,零一萬物最終還是選擇先活下來,轉向商業模式更確定的AI落地業務。
不得不說,面對一衆後輩創業者,李開復在戰略決策上非常乾脆和果斷,並且在AI落地上搶佔到了先機。不過,要想在這場殘酷的競賽中走得更遠,李開復和零一萬物還需要持續證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