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門檻速成、月入五六千?短劇推廣話術又盯上老人
“京東百萬年薪招聘短劇運營”的消息剛引發熱議,一些培訓機構就將目光盯上了老年人。記者調查發現,市面上冒出不少短劇推廣速成班,打着“零門檻”“70歲老人都能做”的幌子,動輒向老人收費數千元,承諾的輕鬆賺錢卻根本不見影兒。
承諾:學習短劇推廣輕鬆月入五六千
今年5月,61歲的李阿姨在短視頻平臺刷進一個“短劇實操”直播間。主播熱情宣稱免費收徒,手把手教實操技能,“副業月入輕鬆好幾千塊”。這個說法,瞬間吸引了李阿姨,“乾脆試試,萬一能多賺點退休金”。
李阿姨的經歷並非個例。記者調查發現,短視頻平臺上,宣稱學“短劇推廣”輕鬆賺錢的廣告比比皆是。
“年初幹短劇,年底開大奔,不需要剪輯,AI一鍵生成,動動手指就發佈......”8月1日,記者在某短視頻平臺刷到一則極有誘惑力的廣告,點擊後進入一個直播間。主播一邊演示短劇自動剪輯,一邊介紹:“免費送課程資料包,零基礎輕鬆上手!”
想領取免費資料並非易事。按主播所說,要點擊直播間彈出的賬號鏈接或關注“排名第一”的某位觀衆主頁,加入賬號關聯的公開羣才能領取。記者按提示,前後點擊關注了16個直播間的賬號,才最終加入羣聊,結果,羣內分享的“課程資料”卡片,最終都跳轉至企業微信,要求記者添加好友。
添加好友後,一名自稱“年度優秀短劇推廣導師”的“阿雅導師”,開始向記者推薦三天培訓。“專爲零基礎小白設計,聽話照做就能掌握技能!”她信誓旦旦表示,觀看每晚直播課,3天就能掌握核心技能,“短劇是普通人最佳副業,跟着學每月能多賺五六千元”。
爲佐證其說法,“阿雅導師”發來一份模仿紅頭文件樣式的“課前必讀資料包”,文件充斥“國家扶持項目”“月入5000+”等醒目字眼,鼓吹這是門檻低、競爭小的藍海,單日收益上千元的大有人在,課程含別處學不到的乾貨。
另一機構“新宇老師”的話術如出一轍。“國家鼓勵、資本入場,去年短劇推廣者人均年薪30萬,今年還在成倍增長,肉多狼少!”記者剛加上微信,“新宇老師”便發來“2025年最新短劇工具素材包”,承諾零基礎速成,手把手教實操,“學成後有機會每月提升2000元到2萬元的副業收入”。
反轉:免費只是幌子授權必須花錢
記者跟蹤四個短劇推廣培訓羣后發現,所謂“免費培訓”純屬幌子。從第一節課開始,課程核心始終圍繞開通短劇授權展開,對實操技巧卻避而不談。
所謂短劇授權,按“阿雅導師”的說法,即短劇推廣者需獲得短劇出品方的授權才能使用劇集素材。後續操作中,推廣者將帶有分銷鏈接的短劇作品發佈至抖音、快手等平臺,用戶可免費觀看前5至11集,若想解鎖後續劇情則需付費。而用戶通過分銷鏈接付費的每筆充值,推廣者都能抽取高額佣金。
“市面上所有授權均源自我們,成爲一級合作商可享80%至90%專屬佣金。”培訓羣中,“阿雅導師”不斷用收益截圖刺激學員:“沒經驗沒基礎,只要你有短劇版權,都不是問題”“拿到授權後做短劇推廣,每個月的收益高的大幾萬,低的也有五六千”“我這裡剛畢業一個月的同學2天就爆了43000多元”。
爲了增加可信度,還有幾名老人在課程中現身說法。其中一名73歲的老人稱,曾花費上萬元學習剪輯無果,直到接觸該機構推薦的平臺後,“拿到一級授權後第一個月就賺了5000多元,如今月均收入五六千,老伴看病錢也夠了”。
不過,短劇授權是要收費的,價格在2980元至4880元。對此,“阿雅導師”辯稱:“三天培訓免費,但版權費是劇場方定的”。她還承諾說,授權費包含30天導師一對一實操指導,還有不定期小班課還可以幫助遠程操作。
不僅如此。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培訓中還大力推銷“發展下線抽傭”模式,即學員購買授權後,可發展親友作爲下線,掛靠在自己的推廣權限下抽傭。“他們所有佣金你都能抽成,抽多少,你自己定。”
現實:3980元授權費一分沒賺打了水漂
買完授權後就能賺到錢嗎?記者發現,網上有大量學員被騙後的投訴信息,僅黑貓投訴平臺上,與“短劇推廣”有關的投訴,就多達1848條。
年近60歲的賀阿姨,就是其中一位受害者。不久前,她被某短視頻平臺上“短劇推廣快速變現”的廣告吸引,隨後被拉入一個微信羣聽課。羣內不斷鼓吹“月入萬元不是夢”,聲稱只要購買數千元的一級授權並跟學,不出一個月就能出單。在話術誘導下,賀阿姨先是交了300元定金,繼而補足了3680元授權費,總計支付3980元。
然而,當她按機構指引,用指定小程序剪輯短劇並掛上分銷鏈接後,在抖音因違規無法發佈,在快手也幾乎無人觀看。“剪輯麻煩,根本沒什麼流量,收入更是沒見着。”賀阿姨向承諾“全程陪跑、一對一指導”的老師求助,對方只是把她拉進更多的“實操訓練羣”。在這些羣裡,每節課都在推銷新的剪輯軟件,每款報價都高達上千元。
至於培訓機構承諾的“不剪輯視頻也能通過轉售一級授權回本”,更是空談。“哪有什麼二次售賣的渠道?”賀阿姨說,“交錢後就再沒人提這事了。”
71歲的張叔叔也是被“短劇推廣”的暴利宣傳迷了眼。他在手機上頻繁刷到“免費培訓、輕鬆賺錢”的廣告,抱着試試看的心態,跟着一位“導師”聽了幾節免費課。該“導師”極力鼓吹70多歲也能月入過萬,這讓張叔叔心動不已,用花唄分期支付了4580元的授權費。
他按該“導師”教的方法堅持操作了一個多月,收入僅有70多元。“這才明白上當了!”張叔叔說,當他試圖聯繫該“導師”退款時,發現自己早已被拉黑。
在記者所在的一個培訓羣裡,也不時有老學員加入進來,稱自己已上過當,讓新學員不要相信。但羣主只是將其稱爲“搗亂人員”並踢出羣,不做任何迴應。
貓膩:全額退費只是一紙空談
記者發現,多個培訓羣反覆承諾“籤合同具法律效力,無收益退全款”“100%出單包變現,不出單全額退費”,然而,真待老人以無收益爲由要求退款時,對方卻變了臉。
有老人的子女們告訴記者,老人推廣一個月後,哪怕小程序只顯示幾塊錢收益,機構就咬定“已出單有收益”拒絕退款,聲稱“流量收益也算收益”。此外,培訓均全程採用私域直播,課程結束後內容自動消失,老人想要維權時,往往缺乏證據。賀阿姨表示,自己退費被拒後,曾試圖尋找法院在線立案過,但因證據不全被駁回。
貓膩就藏在合同裡。當記者被“阿雅導師”私信推銷時,對方僅甩出支付鏈接,聲稱“付完款再安排合同發票”,對條款細節避而不談。在記者一再要求下,“阿雅導師”纔出示了一份“短劇推廣實戰訓練營”合同範本。
記者細看合同條款,裡面寫着:培訓結束後機構不對培訓內容及培訓成果承擔任何責任;學員若獲得包括流量等收益後要求退款,機構無需退費;若學員未按要求運營賬號,費用照樣不退。同時,服務期間,即便付款後立即退課也要被“三重扣費”——先扣40%授權費,再按每天100元收取服務費,最後還要繳納費用總額30%違約金。
以羣內常見的3980元課程爲例,按照合同協議價4880元計算,老人若在免費培訓第三天時付款後要求退款,將被扣除:授權費1592元、服務費300元、違約金1464元,合計3356元,最終只能拿回624元。說好的全額退費,在合同條款面前成了空話。
專家:口頭高收益承諾莫輕信
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表示,此類培訓課維權存在多重難點:機構通過口頭承諾高收益吸引老年人,卻在合同中暗藏“霸王條款”;私域直播缺乏錄音錄像等證據固化手段;部分機構頻繁通過馬甲公司改頭換面逃避責任。
陳音江建議,一方面,監管部門應壓實平臺責任,相關短視頻平臺應篩查高收益培訓廣告,對虛假宣傳活動加大查處力度;另一方面,監管部門應對詐騙實際控制人實施信用黑名單制度,追溯關聯公司股東連帶責任。
同時,他也提醒老年人,不要輕信私域直播高回報“承諾”,簽署電子合同需逐條覈驗,培訓費切勿轉個人賬戶,儘量通過正規渠道選擇培訓機構。
來源 | 北京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