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爆雷:美聯儲鉅虧1.39萬億!金價,跌了

美聯儲連續第二年出現大額虧損。

北京時間3月22日凌晨,美聯儲發佈的2024年財務報表審計結果顯示,美聯儲2024年運營虧損高達776億美元,連續第二年出現大額虧損,2023年虧損額高達1145億美元,2023年和2024年共計虧損192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908億元)。

有分析認爲,美聯儲遭遇鉅額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其在2020年和2021年疫情期間大力支持經濟,以及在2022年和2023年爲應對高通脹而大幅加息,將基準利率從接近零上升到5.25%~5.5%的區間。

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中包括,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等資產,美聯儲像其他投資者一樣從中賺取收益。負債方面則包括銀行在美聯儲的存款,即所謂的“準備金”,美聯儲需爲這些準備金支付利息。

自2022年起,美聯儲持續暴力加息,不斷提高對金融機構支付的準備金利息。到該年9月,美聯儲支付的利息總額已超過其證券組合帶來的收益,因此美聯儲出現了鉅額運營虧損。

不過,運營虧損不會導致美聯儲向美國財政部請求資金,也不會影響其日常運作。因爲,盈利和賺取利息收入並非美聯儲的直接目標,而是其貨幣政策操作的副產品。美聯儲的目標是,保持穩定且合適的通脹水平以及健康的勞動力市場。

作爲自籌資金機構,美聯儲不從國會領取預算。它通過證券收益支付所有運營支出,其餘盈餘則上繳美國財政部。2012年至2021年期間,美聯儲向財政部上繳超過8700億美元,其中2021年爲1090億美元。

自2022年起,美聯儲設立了名爲“遞延資產”的內部賬戶。當不再虧損時,美聯儲會先用盈餘償還該遞延資產,然後恢復以往將盈餘上繳財政部的做法。

2022年前9個月,美聯儲向財政部上繳盈利760億美元。但從當年9月開始出現虧損,並於年底記錄了166億美元的遞延資產。該遞延資產在2023年爲1330億美元,而2024年已增長至近2160億美元。

也有分析稱,美聯儲的賬面虧損,不會影響其實施貨幣政策的能力。

金價,跌了!

今年以來,一路高歌猛漲的黃金價格,多次刷新歷史紀錄。倫敦現貨黃金在3月20日盤中創出歷史新高3057.51美元/盎司;倫敦現貨白銀漲勢偏弱,但也於3月18日創出自去年11月份以來的新高34.237美元/盎司。不過,本週五倫敦現貨黃金價格大幅下挫,一度跌破3000美元/盎司關口,較歷史高位下跌逾50美元/盎司。

光大期貨貴金屬高級分析師展大鵬認爲,黃金回調的三大核心原因,一是地緣政治風險降溫,自2025年3月以來俄烏衝突出現階段性緩和跡象,市場對避險資產的需求短期減弱;二是美聯儲政策擾動,美國2月CPI同比降至2.8%,核心CPI回落至3.1%,通脹降溫使市場對美聯儲的降息預期產生分歧,儘管長期看美元信用問題支撐金價,但短期政策的不確定性導致市場大幅波動;三是技術面資金超買修正,黃金與美股比值突破歷史極值,且市場看多情緒過熱,容易觸發多頭獲利了結。

“美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摩擦不斷,疊加財政赤字壓力加大使經濟面臨衰退風險,美股自高位大幅回落,市場風險偏好降低,避險情緒驅使歐美機構進一步增持黃金,黃金ETF持倉顯著上升,投機持倉同步增加使國際金價持續上漲,近期中東地區地緣衝突加劇,多重因素驅動國際金價突破3000美元/盎司關口,一度觸及3057美元/盎司,白銀在期現套利需求下供應趨緊,價格跟隨黃金上漲且彈性更大。”廣發期貨貴金屬研究員葉倩寧說。

因部分投資者獲利了結,金價在創下歷史新高後出現回落。不過,不少機構仍表示,看好這一避險資產後市表現。

金價高企的情況下,如何防範風險?展大鵬認爲,從盤面來看,避免追高操作,市場波動率逐漸提高,容易出現急漲急跌行情。另外,投資者可以降低資產組合中黃金持有的比重,黃金年初以來呈現加速上升態勢,至今年度漲幅已達15%,風險也會積聚。數據顯示,金銀與美股比值極端化時,資產再平衡需求顯著。最後,投資者也可以充分利用衍生工具,比如可以利用黃金期貨期權對衝金價下行風險。

“投資者追高需謹慎,建議觀察多頭資金流向對上漲動能的影響和地緣衝突的進展,前期大量交易商將黃金從倫敦運至紐約,COMEX期金庫存大增,目前持倉主要集中在4月合約而減倉速度慢於過去幾年,未來臨近交割可能對市場形成一定的衝擊。”葉倩寧說,操作上,若金價在3000美元/盎司上方企穩則仍延續上行趨勢,否則有回調可能,建議逢低買入或用虛值看漲期權代替單邊多頭。

投資者該如何看待金價波動?展大鵬認爲,長期視角需要宏觀敘事主導,美元信用削弱、地緣衝突長期化、逆全球化趨勢等因素構成黃金的戰略配置價值。中期視角關注美聯儲貨幣政策演變和地緣政治風險,如美聯儲是否會在二季度重啓降息,以及俄烏衝突能否在二季度順利結束等。短期關注技術面的指引,黃金突破3000美元/盎司後,較難預測向上的空間,戰略性和情緒性的看多資金支撐金價,但需警惕RSI超買信號。

“受到全球金融資產動盪影響,大量資金流向黃金市場使金價延續強勢,不斷創歷史新高,投資者在配置資產時需要把握短線和長線的區別,短線交易需要制定嚴格的止盈止損策略,長線交易建議按照分批入場思路,在累積一定盈利後再加倉。”葉倩寧說。

展望後市,葉倩寧認爲,貴金屬上漲的驅動仍來自美國關稅政策、避險需求和儲備配置需求,全球央行和包括歐美金融機構持續購金的步伐支撐金價,當前在地緣風險驅動下,流動性偏緊使金價繼續衝高,年內高點有望突破3200美元/盎司。美國經濟下行中長期可能影響白銀價格,銀價在前高位附近面臨阻力。

“白銀有補漲潛力。從基本面來看,受光伏需求增長影響,全球白銀市場近4年均處於供小於求的格局,白銀正處於全球去庫存階段。此外,隨着金價不斷刷新歷史高位,恐高心理或導致投資者將目光轉向白銀,金銀比高位向下修復的預期愈發強烈。因此白銀向上的彈性較大。”展大鵬說。

多家銀行提示貴金屬風險

3月21日,建設銀行在官網向投資者發佈《關於近期貴金屬業務市場風險提示的公告》稱,“近期國內外貴金屬價格波動加劇,市場風險提升。請您提高貴金屬業務的風險防範意識,合理控制倉位,及時關注持倉情況和保證金餘額變化情況,理性投資”。

近日已有興業銀行、工商銀行等多家全國性商業銀行在官網提示過相關風險。此外,在3月18日,上海黃金交易所也在官網發佈《關於做好近期市場風險控制工作的通知》,向各會員單位提示類似內容,提醒“請各會員單位做好風險應急預案,維護市場平穩運行,提示投資者做好風險防範工作,合理控制倉位,理性投資。”

除了提示風險,多家銀行近日還上調積存金投資“門檻”。

積存金是指由金融機構推出的一種黃金投資儲蓄產品,它將黃金投資與儲蓄存款相結合。相當於開設了一個黃金賬戶,按照固定金額或克重的黃金進行購買。等到賬戶累積了一定份額後,可按實時積存金價格進行出售變現,也可兌換成實物黃金。

3月18日,寧波銀行發佈調整貴金屬積存金業務起購金額的公告,該行表示,由於近期國內金價波動較大,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印發的《黃金積存業務管理暫行辦法》,該行自2025年3月19日將積存金起購金額由700元調整爲800元,按重量起購克數維持1克不變。若購買金額不足800元,交易申請將無法成功提交。

隨着金價持續攀升,工行、農行、中行、建行等國有大行,以及招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等股份行,近期均發佈了積存金起購點調整公告,部分銀行爲年內第二次調整。

本文源自: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