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森赴上海參加「兩岸關係回顧展望」座談 張志軍回顧兩岸兩會歷程
「兩岸關係回顧與展望座談會」4日在上海舉行,海協會會長張志軍(左三)和海基會前董事長林中森(右二)在開幕式上先後致詞。現場有多位曾參與「辜汪會談」及兩會協商的前官員,包括陸方的前海協會副會長孫亞夫、李亞飛,以及臺方海基會前副董事長陳長文、邱進益、周繼祥等人。(記者謝守真/攝影)
今年是臺灣光復80週年,「兩岸關係回顧與展望」座談會4日在上海舉行,由上海臺灣研究所承辦。赴上海與會的臺灣中華民主發展基金會董事長、海基會前董事長林中森致詞時表示,期盼在互信、平等、尊重基礎上,持續推動兩岸文化、經貿與民間交流合作;海協會會長張志軍則回顧兩岸交流歷程,強調「九二共識」對和平發展的重要性。
本場活動僅開放媒體採訪約半小時,之後閉門進行討論。現場有多位曾參與「辜汪會談」及兩會協商的前官員,包括陸方的前海協會副會長孫亞夫、李亞飛,以及臺方海基會前副董事長陳長文、邱進益、周繼祥等人。上海市臺辦主任金梅、副主任王立新、上海市臺協會長張簡珍、副會長李崇章、蔡世明亦出席。
此外,林中森5日還將與張志軍一同前往祭拜汪道涵,惟具體細節尚未披露。
張志軍與林中森在開幕式上先後致詞。張志軍表示,今年正值抗日戰爭勝利、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及臺灣光復80週年,大陸和臺灣近期舉辦多場紀念活動,10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設立臺灣光復紀念日,10月25日舉行紀念大會。他稱,這些活動對強化兩岸同胞共同民族歷史記憶、激勵爲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作出新貢獻具有重要意義。
張志軍回顧兩岸兩會互動歷程,強調1992年海協與海基兩會透過香港會談達成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堅持一箇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爲兩岸協商奠定基礎。1993年汪辜會談在新加坡舉行,是1949年後兩岸高層以民間方式邁出的歷史性一步。此後兩會共舉行多次商談。2008年至2016年間兩岸迎來「大交流、大合作」時期,但民進黨上臺後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導致兩會溝通中斷、關係再陷緊張。張志軍形容,「兩會的互動歷程與兩岸關係的起伏軌跡基本相同,是兩岸關係的晴雨表。」
張志軍強調,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發展的政治基礎、臺海和平的定海神針」,他提到習近平10月致中國國民黨新任黨主席鄭麗文的賀信,再次強調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重要性。張志軍呼籲,兩岸同胞應常來常往、交流交心、共同繁榮,海協會將繼續促進交流,推動和平發展,特別強調年輕人應加強互動、增進了解互信。
林中森指出,兩岸「地理位置緊鄰,臺灣自古歸屬於中國」,兩岸「人口、產業及文化交流均十分密切」,中華傳統文化在臺灣「完整保存、傳承發揚光大」,同時他提到,期盼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擴大交流合作。
林中森回顧擔任海基會董事長期間,曾與海協會簽署多項協議,包括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推動經貿、觀光、教育、文化等領域合作。林中森表示,兩會互動雖曾中斷,但「兩岸人民往來熱絡,情感聯繫未曾停歇」,期盼未來能在互信基礎上恢復溝通,推動民間往來與實質合作。
「兩岸關係回顧與展望座談會」4日在上海舉行,由上海臺灣研究所承辦,上海臺灣研究所所長倪永傑擔任主持人。(記者謝守真/攝影)
海協會會長張志軍。(記者謝守真/攝影)
臺灣中華民主發展基金會董事長、海基會前董事長林中森。(記者謝守真/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