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期“尖叫”溢價177倍 “過期情懷”遇上“網絡韭菜”
01:09
近日,停產多年的紅色“尖叫”飲料在二手平臺被標出66元至8900元不等的離譜價格,溢價最高達177倍。然而尷尬的是,這批被瘋搶的“絕版飲料”實則是去年限時返場的臨期庫存,距離過期僅剩不到一年。
作爲一款因口味常年被吐槽而停產的產品,如今竟被包裝成“20週年限定款”,甚至打出“收藏屬性”的旗號。這場荒誕的炒作鬧劇,堪稱“過期情懷”遇上“互聯網韭菜”的典型樣本。農夫山泉迴應“不確定是否重新上市”的留白,進而加劇了這場鬧劇的荒誕感。監管部門或許無需對個別炒作案例過度干預,但平臺有責任對明顯虛標價格、誤導消費者的行爲加以管控。
當“爲愛發電”變成“爲割韭菜”,最終透支的是整個消費市場的信任。從球鞋到盲盒,再到如今的過期飲料,“絕版”噱頭總能精準戳中部分消費者的收藏欲和投機心理。但這次翻車的關鍵在於:商品本身既無實用價值,又無真實稀缺。而虛假繁榮的結果呢?平臺數據顯示幾乎零成交,說明消費者正在用腳投票。
編輯: 賀曉冬
責編: 張蘊昆 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