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龍批盧秀燕「逢龍必反」打壓生質能源廠成非洲豬瘟破口 中市府回應了

臺中市前市長林佳龍批盧市府「逢龍必反」,打壓生質能源廠導致疫情破口;環保局說明,外埔綠能生態園區已充分展現廚餘轉化生質能源成果,二期設備建置計劃書也已提送。資料照/臺中市環保局提供

臺中市爆發國內首例非洲豬瘟案例,外交部長、臺中市前市長林佳龍今天批評,盧市府「逢龍必反」,讓臺中從全臺首座生質能源廠,淪爲全臺非洲豬瘟防疫破口;市府迴應,外埔綠能生態園區平均每年處理量近3萬公噸,二期厭氧設備整建計劃書也已在今年9月提送。

林佳龍在臉書貼文表示,他擔任市長時大力推動全國首座以廚餘轉化能源的外埔綠能生態園區,卻在盧秀燕上任後遭到政策打壓,不僅被打成弊案,也讓原本持續擴建的二期設施擱置。

林佳龍指出,外埔生質能源廠只完成了第一期設備建置,每年處理量2.7萬公噸,原本預計2022年底完工的二期設備停滯,稻稈氣化發電廠也在2023年終止契約。在這樣的政策空窗下,臺中爆發非洲豬瘟,調查指向廚餘餵豬可能是防疫破口,這是主政者錯誤決策的代價。

臺中市環保局指出,外埔綠能生態園區2019年7月9日啓用以來,每天約有110公噸廚餘進入,以厭氧發酵產生沼氣的方式發電,每天發電量約1萬度,帶來將近5萬元發電收益;截至今年9月底,累積廚餘處理量14.9萬公噸,全年發電量從2020年的72.9萬度,提升到去年334.4萬度。

環保局指出,外埔綠能生態園區已充分展現廚餘轉化生質能源成果,第二期厭氧設備整建計劃書也由ROT廠商在今年9月5日提送,後續市府會持續擴充綠能產能;至於前市府規畫的稻稈氣化發電廠,技術問題難以克服,無法順利運作,市府依契約提出協調,經協調委員會協調雙方合意終止此部分契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