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龍盼深化臺以多領域合作 共建韌性供應鏈
外交部長林佳龍6日接待以色列國會議員訪團,本次訪團由以色列國會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席泰勒(Ohad Tal)擔任團長,隨團共有4位國會議員,都是首次來臺訪問。林佳龍感謝訪團成員以實際行動展現對臺灣的支持,並提到臺灣與以色列雙邊近年交流日益緊密,以色列去年積極參與「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與臺灣在通訊、民防、環境及全社會韌性等議題深化交流。
林佳龍指出,以色列是我國在中東地區最大的非能源貿易伙伴,而臺灣則爲以色列在亞洲的第5大市場,臺以雙方迄今已簽署34項雙邊協議,未來將持續拓展5G通訊、醫療衛生、經貿及司法等領域的合作。
林佳龍說,當前國際局勢充滿挑戰,臺灣與以色列同樣處於複雜的地緣政治環境,也都致力於強化自身防衛,維護區域和平穩定,他特別感謝許多以色列國會友人長期以來在國際舞臺上爲臺灣發聲。
林佳龍也提到,臺灣目前在以色列推動多項實質合作計劃,涵蓋醫療、消防、重建與社會關懷等。他也向泰勒說明,自上任以來積極推動「總合外交」政策,提出「榮邦計劃」八大旗艦項目,盼與友邦及理念相近國家共建互惠共好、具韌性的國際夥伴網絡。
此外,林佳龍也向訪團分享,4月他以總統特使身分訪問我國友邦史瓦帝尼王國,並率領30多位臺灣產業界代表同行,由雙邊政府搭起橋樑,協助臺灣企業與史國面對面交流、媒合,具體實踐總合外交的理念。此次隨團訪臺的以國議員貝坦(Michael Mordechai Biton)也對此表達認同。
林佳龍表示,以色列素有「新創之國」美譽,未來期待臺以能在共享民主與自由價值的基礎上,結合雙方優勢、持續深化合作,共同打造更具韌性的全球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