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龍會晤「跨大西洋高階訪問團」 強調臺歐安全密不可分

▲外交部長林佳龍與「2025年跨大西洋高階訪問團」成員交換意見。(圖/外交部提供)

記者杜冠霖/臺北報導

「跨大西洋高階訪問團」30日在立陶宛前外交部長藍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率領下拜訪外交部會晤外交部長林佳龍,雙方就區域安全情勢、民主國家供應鏈合作以及新興科技發展等議題交換意見。林佳龍表示,第一島鏈與歐洲安全密不可分,然而維護國家安全不僅只是依靠軍事防衛,更需透過供應鏈與產業合作作爲基礎,民主國家需強化彼此的供應鏈鏈結與韌性,同時鞏固技術優勢,這也是「總合外交」重要目標之一。

此次訪團由專精國際軍事與安全議題的美國華府重要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籌組,陸續拜會我國政府、智庫與產業界。訪團成員還包括美國前空軍機動司令部司令麥尼漢(Michael Minihan)、大西洋理事會「印太安全計劃」主任葛勞斯(Markus Garlauskas)、韓國世宗研究所研究員趙琵娟(Bee Yun Jo)等人。

林佳龍表示,他與藍柏吉斯一致認爲,中國威權主義的擴張不僅是區域問題,更涉及全球安全,民主國家應強化各層面的交流與合作。藍柏吉斯長期支持臺灣,今年1月總統賴清德特頒「特種大綬景星勳章」,表彰他對深化臺立關係的重大貢獻。林佳龍轉述,藍柏吉斯於會晤時指出,歐洲與印太情勢存在相似之處,而他觀察臺灣的防衛水準,僅這10個月就有顯著的進步,值得肯定。

除討論臺灣安全情勢外,林佳龍也指出,第一島鏈與歐洲安全密不可分,然而維護國家安全不僅只是依靠軍事防衛,更需透過供應鏈與產業合作作爲基礎,在近期兩次出訪歐洲,他分別在波蘭「華沙安全論壇」及荷蘭「海牙戰略研究中心」的演講中,都強調歐洲要落實「再武裝」計劃,其中「再工業化」就非常重要,而臺灣頂尖的製造力,可以幫助歐洲達成目標。​林佳龍認爲,新興科技的發展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尤其是在半導體、AI、衛星與無人機領域更是如此,各國應強化自身產業基礎,纔能有效進行戰略合作。因此,林佳龍強調,民主國家不僅要在國防上強化防衛,也應善用經濟實力,強化彼此的供應鏈鏈結與韌性,同時鞏固技術優勢,而這也是他推動「總合外交」的重要目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