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龍召集跨黨派會議,強調歐洲防務獨立性,準備與特朗普會晤

2月20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愛麗捨宮主持了一場跨黨派會議,討論烏克蘭局勢及加強歐洲防務的必要性。會議強調,在美國與俄羅斯關係變化的背景下,歐洲應展現團結並推動獨立的防務政策。馬克龍表示,法國將繼續爭取烏克蘭的持久和平,但不會派遣作戰部隊。此外,法國和英國正在籌建一支駐烏保障部隊,確保未來停火協議後的安全。馬克龍預計下週訪問華盛頓,與特朗普會面,進一步推動歐洲在烏克蘭事務中的主導作用。同時,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與美國特使基思·凱洛格會晤,討論烏克蘭安全局勢及美國的支持。

01馬克龍召集各黨派磋商烏克蘭局勢

2月20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愛麗捨宮召集各黨派領導人,討論烏克蘭局勢以及如何加強歐洲防務。與此同時,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在與俄羅斯走近,並與歐洲保持距離。

這場會議於上午11時正式開始,由馬克龍與法國總理白魯共同主持,參會者包括12位國民議會及參議院主要黨派領導人,以及兩院議長和法國經濟、社會與環境委員會的代表。

“這是第一次,美國不再與我們站在一起,而是繞過我們直接行動。”法國社會黨(PS)第一書記福爾(Olivier Faure)在進入愛麗捨宮時表示。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必須展現一定程度的團結”,同時“向總統表達我們的支持”。他強調,雖然馬克龍在國內政治上面臨挑戰,但作爲法國和歐洲的代表,他即將與美國總統會談,肩負重任。

法國共產黨主席魯塞爾(Fabien Roussel)則直言:“我們不應該找特朗普談,而應該直接跟普京對話。”

“歐洲現在被逼到了牆角,必須有一次真正的覺醒。”綠黨總書記冬德利耶(Marine Tondelier)補充道。法國“不應再天真”,而是要擺脫對美國的過度依賴,尋求自身利益的獨立性,“不屈的法蘭西”黨派的邦帕爾(Manuel Bompard)表示。

國民聯盟方面,由路易·艾略特(Louis Aliot)代表出席,黨主席巴爾德拉(Jordan Bardella)此時正前往華盛頓。執政黨聯盟則有加布裡埃爾·阿塔爾(Gabriel Attal,復興黨)、愛德華·菲利普(Édouard Philippe,地平線黨)和馬克·費斯諾(Marc Fesneau,民主運動黨)參會。共和黨由米歇爾·塔巴羅(Michèle Tabarot)代表,因黨內兩大派系領袖洛朗·沃基耶(Laurent Wauquiez)和布魯諾·勒塔約(Bruno Retailleau)正處於權力鬥爭中,未能出席。

02“聖但尼模式”再現

馬克龍此次會議延續了他在2023年8月於聖但尼發起的“跨黨派協商模式”,該模式旨在通過與各黨派領導人直接對話,加強總統府與政界的溝通。然而,這種方式一直備受質疑,部分黨派認爲它是繞開議會的權宜之計。上一次類似會議已是2024年3月,同樣聚焦烏克蘭局勢。

政府計劃在3月初就歐洲地緣政治局勢對法國的影響,在議會舉行一場辯論。

03歐洲防務緊迫性上升

隨着特朗普可能推動的“和平方案”被認爲更接近於讓基輔“屈服”,法國政府已開始向公衆傳遞需要加強國防的信號。 特朗普計劃直接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談判,而不是優先考慮烏克蘭的立場,這一做法在歐洲引發強烈不安。

自2022年2月24日俄烏衝突以來,已持續近三年。 儘管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多次要求參與和談,但特朗普近日卻公開嘲諷他,指責其是“獨裁者”,並稱他“執政成果糟糕透頂”,甚至諷刺道: “照這樣下去,他很快連國家都保不住了。 ”

面對這種局勢,法國和歐洲領導人認識到,歐洲的防務不能再依賴於美國的戰略決策。法國政府正加緊推動一系列加強歐洲防務的措施,包括提高國防預算、強化歐洲軍工合作,以及加快歐洲防務聯盟的建設進程。與此同時,歐盟委員會內部也在討論是否建立一支獨立的快速反應部隊,以應對未來可能的安全挑戰。

04法國是否會派遣地面部隊?

馬克龍於17日和19日已先後兩次召集歐洲盟友磋商——總計約30個國家參加。他再次強調,歐洲各國高度一致地認爲:“俄羅斯對歐洲安全構成根本威脅。”

“我們希望烏克蘭能夠實現持久、穩固的和平。”他在19日再次重申。

法國總理白魯(François Bayrou)也明確表示:“自1945年以來,歐洲從未面臨如此嚴重的戰爭風險。”

在這樣的背景下,法國政府發出信號,歐洲要加強軍費支出,以應對可能的衝突。政府發言人普里瑪(Sophie Primas)警告稱:“提升國防預算勢在必行,這將對公共財政產生重大影響。”

部分國家已開始討論是否要在烏克蘭部署國際維和部隊,以確保和平談判的籌碼。

不過,馬克龍週二重申:“法國不會派遣作戰部隊直接參與戰鬥。” 但他同時表示,不排除“在聯合國授權下,在前線部署維和部隊”的可能性。

05英法擬組建駐烏“保障”部隊

法新社20日援引多家英國媒體報道稱,英國和法國正合作籌建一支歐洲部隊,以在未來停火協議框架內確保烏克蘭的安全,部隊規模預計在3萬人以內。

據《衛報》等英媒報道,該部隊將主要由空軍和海軍組成,地面部署將保持最低限度,並且不會接近烏克蘭東部前線。其主要任務是在停火協議達成後,防止俄羅斯再襲擊烏克蘭城市、港口及基礎設施。

歐洲國家擔憂,美國總統特朗普可能會以有利於莫斯科的條件結束衝突,而不向基輔提供安全保障。因此,該計劃的一個前提是美國提供“空中掩護”,以威懾俄羅斯,防止其違反可能達成的協議。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此前曾呼籲西方派遣至少10萬名軍人前往烏克蘭。但俄羅斯堅決反對歐洲國家在烏克蘭駐軍。

美國總統特朗普18日表示,他“完全支持”歐洲維和部隊進駐烏克蘭,但美國不會派兵。

在此背景下,法國總統馬克龍和英國首相斯塔默預計下週前往華盛頓與特朗普會面。

06馬克龍“下週”訪問華盛頓

法國歐洲事務部長級代表本傑明·阿達(Benjamin Haddad)20日接受LCI採訪時確認,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將於“下週”前往華盛頓,證實了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此前的表態。特朗普19日曾表示,他“很快,可能下週一”就會與馬克龍會面。當天早些時候,一名美國官員也透露,法國總統預計在“下週初”訪問白宮。

“他將代表歐洲發聲,強調烏克蘭的未來不能在沒有歐洲參與的情況下被決定。”本傑明·阿達表示,歐洲在目前於沙特阿拉伯展開的談判中佔據多項優勢,首先是對烏克蘭的支持“已超過美國”。此外,他還提到歐洲對俄羅斯施加的“經濟壓力”以及“提供安全保障的能力”也是重要籌碼。

07澤連斯基會晤美特使凱洛格

2月20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基輔會見美國政府烏克蘭和俄羅斯問題特使基思·凱洛格(Keith Kellogg)。烏克蘭總統辦公室證實,應美方要求,原定的聯合記者會被取消。

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邁克·華爾茲(Mike Waltz)當天在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明確要求烏克蘭“降低對特朗普的批評”,並敦促澤連斯基“認真考慮並簽署”特朗普政府推動的礦產協議。該協議將授權美國控制烏克蘭50%的礦產資源。

華爾茲表示:“考慮到美國爲烏克蘭所做的一切,烏克蘭對礦產協議以及特朗普所提和談方式的抵制完全不可接受。”

(歐洲時報/ 沐橙園 編譯報道)

編輯:沐橙園

點在看分享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