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港今年突出跨境、離岸業務開放創新,聚焦幾個重點領域

制度創新是臨港新片區優化營商環境的關鍵舉措,2025年將更加突出跨境和離岸業務的開放創新。

“尤其是聚焦跨境和離岸金融、離岸貿易、跨境和離岸數據、跨境醫療、高能級航運服務等重點領域,開展更大力度的開放壓力測試。”2月7日召開的臨港新片區2025年優化營商環境大會上,上海市委常委、臨港新片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陳金山表示,讓各類企業在臨港真正感受到行政服務更高效、市場機制更完善、國際化規則更成熟、發展成長更快速。

聚焦產業痛點堵點推進制度型開放

建設一流營商環境,是臨港高水平開放的重要體現,是實現臨港持續加快發展的重要保障。陳金山表示,臨港最大的優勢是制度創新,最核心的競爭力是高水平開放。

爲此,今年臨港將進一步提高制度型開放水平。聚焦產業發展“痛點”“堵點”,加大制度創新賦能營商環境力度。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的謀篇佈局之年,我們已經在謀劃一系列新的制度創新。” 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制度處副處長張楠表示,在這個過程中會堅持“從企業中來,到企業中去”的思路,收集梳理企業發展中的痛點堵點,提煉制度創新的需求,相關企業也會成爲該制度創新的首批試點。

具體而言,臨港新片區將開展“地毯式”制度創新需求摸排,收集企業碰到的阻礙要素流動、制約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全力幫助企業解決制度性問題。同時,要強化制度創新案例的複製推廣,加快釋放典型創新案例的制度紅利。全面梳理已落地的典型創新案例、典型做法,根據企業需求常態化、清單式開展複製推廣,以點帶面推動相關產業發展。

此外,要聚焦特色產業、業態,臨港新片區也將開展更大程度壓力測試。集中力量在跨境和離岸金融、數字經濟、高能級航運服務等領域及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自由便利”,打造全產業鏈制度集成創新品牌。

比如,在離岸貿易領域,將加快“跨境通”與相關平臺的數據對接,提升離岸貿易真實性審覈能力。爭取人民銀行支持,允許優質貿易企業設立專業子公司,豁免真實性審覈和收支偏離度考覈。

陳金山還強調,要建設好和發揮好功能型開放平臺的作用,大力建設航貿數字化平臺、數字船供平臺、“跨境通”平臺,着力打造“數字綜保區”,加快拓展電子提單、電子發票、數字船燃加註等應用場景。

構建前沿產業生態

成立5年後,臨港新片區已經從以城市建設爲主轉向產業發展爲主的新階段。

2024年,臨港新片區規上工業產值全市佔比10%以上,產值規模躍升至上海全市第3名。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連續三年全市佔比20%以上,科技產業類市級重大工程項目佔全市1/3。

臨港新片區管委會高新產業和科技創新處處長陸瑜表示,構建完善的前沿產業生態體系就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要讓完善的產業生態成爲臨港招商引資、培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硬招牌。

具體而言,臨港要聚焦五大重點產業,引育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形成千億級產業集羣。

一是集成電路全鏈突圍,繼續發力裝備、零部件,拓展先進封裝、硅光、寬禁帶半導體等領域。二是民用航空鏈主牽引,加快推動大部段總裝、複合材料、機載系統、發動機研製、保稅維修等環節配套企業集聚。三是智能汽車引領未來,重點發展汽車電子、汽車軟件、自動駕駛等細分領域。四是高端裝備動力之源,大力發展“空天陸海能”動力裝備,培育儲能、氫能等領域。五是數字經濟賦能百業,壯大軟件信息、數據服務等業態,提升“AI創新港”影響力,集聚萬人規模數字產業人才。同時前瞻佈局未來產業,推進腦機接口、XR、具身智能、可控核聚變等提前佈局。

陸瑜表示,臨港將聚焦重點領域、重點企業、重點環節,推動各類產業扶持政策更加精準。比如,提升研發對製造業的帶動性,重點支持產業生態集聚、關鍵環節研發、賽道頭部企業;鼓勵本地企業增資擴產,重點支持擴大產能、設備更新、產線智能化投入等方面,幫助企業降本增效,額外獎勵規模較大、增速較快的企業;持續提升創新創業環境,對於優質項目創新試點“撥改投”,打通創新創業的“最初一公里”。

在招商服務中,則將個性化定製“拿地、建設、竣工推進表”,做到保姆式幫辦。“我們有信心承諾‘一個月簽約、三個月供地、六個月開工’。”陸瑜說。

自成立以來,臨港新片區創造了以“特斯拉速度”“波音速度”“商飛速度”爲代表的臨港速度,累計形成營商環境領域創新案例30個、新設企業超11.5萬戶。

2024年,根據國際權威機構對照世界銀行營商環境成熟度的評估,臨港綜合得分與包含新加坡、香港、新西蘭等地的首批50個參評經濟體中的第4名相當。

“臨港已經具備了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基礎,這裡就像一個‘創新實驗室’,不斷試水新政策、新模式,爲企業和投資者創造更多機會。”德勤中國政府及公共服務華東區主管合夥人嚴慶樂說。

隨着2025年和2026年新輪次的評估,歐洲、北美髮達經濟體的加入,以及新輪次評估指標體系的完善和修訂,嚴慶樂表示,當前50個經濟體和臨港的營商環境全球排名仍值得進一步關注。

“作爲全國營商環境的‘優等生’,我們期待臨港在做好‘規定動作’基礎上,持續推出‘自選動作’。” 嚴慶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