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伯豐:臺灣面臨成本上升與匯率波動雙重壓力 應暫緩徵收碳費至2027年
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20日表示,因應氣候變遷,淨零碳排至關重要,但臺灣產業目前正面臨成本上升與匯率波動的雙重壓力,因此他建議應與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同步,暫緩徵收碳費至2027年;他同時也呼籲政府徵收碳費應力求公平性,在臺灣有被課徵碳費的商品,進口相同的商品也應課徵碳費。
三三會20日舉行8月例會,林伯豐在致詞時表示,美國從2025年8月7日起,對臺灣輸美商品實施20%+N關稅,高於日、韓,不利臺灣產品價格競爭力,外資投資臺灣意願可能下滑,企業將生產基地外移,研發中心與人才也會外移,造成臺灣本土創新能量被稀釋,產業生態出現技術缺口,影響整體產業韌性與競爭力。謹提出以下建議:
一、政府應積極爭取取消疊加關稅,及降低對等關稅;關鍵先進核心製程一定要根留臺灣。
二、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補助金額再增加200億元爲1,130億元,工商界在此感謝政府對產業的支持。資源有限,應針對受衝擊較大產業包括工具機、模具、塑膠製品及電子材料,以及中小企業等,擴大紓困措施,增加融資、補助利息及員工薪資等。
三、爲了赴美投資的臺商,應積極與美國洽籤臺美投資保障協定、臺美避免雙重課稅協定。
四、調降進口關稅,尤其是原物料進口關稅,另應將營所稅調降回17%,取消民生用品類貨物稅及印花稅。
五、政府要穩定匯率,將匯率保持在1美元兌31元新臺幣左右,併成立匯率避險基金,協助企業降低匯損風險。
六、協助企業積極佈局美國之外的市場,強化與歐洲、東南亞、大陸等市場之供應鏈。
林伯豐並表示,因應氣候變遷,淨零碳排至關重要,但臺灣產業正面臨成本上升與匯率波動的雙重壓力。建議:
一、應與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 (CBAM)同步,暫緩徵收碳費至2027年。
二、徵收碳費應力求公平性,在臺灣有被課徵碳費的商品,進口相同的商品也應課徵碳費。應先完成臺灣的「碳邊境調整機制」,再穩健推動碳費。
三、將「非核家園」改爲「低碳家園」,只有持續發展核電,才能達到「穩定供電、合理電價、淨零碳排」。有關核廢料的處理方式,可以參考芬蘭 Onkalo(翁卡羅),在地底420公尺深地最終處置庫。採用「多重屏障系統」:厚壁鑄鐵內膽包覆無氧銅膠囊保護燃料、膨潤土阻隔水流與微生物侵入,深埋於穩定古老的結晶花崗片麻岩中作爲天然屏障,確保長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