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保署臺中分署強化裡山部落生態知能 農改場研究人員專業講解
▲▼林保署臺中分署邀請臺中農改場研究員到麗陽工作站向農友教授果樹館麗及製作微生物菌使用方式。(圖/記者李陳信得攝,下同)
記者李陳信得/臺中報導
因應氣候變遷對部落農田的衝擊,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中分署與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合作今(9)日在麗陽工作站舉辦「農業栽培管理精進現地輔導講習」,增進臺中綠網保育軸帶周遭部落的甜柿栽培管理、微生物資材配置及應用等農業技術,吸引部落居民、在地農友等逾20人蔘加,這次講習以兼顧生物多樣性及農業生產的知能,營造友善生產環境,朝農業永續、生態共榮的目標邁進。
林保署臺中分署說明,這次講習委請臺中農改場研究人員講授因應氣候變遷,如何調整甜柿的栽培管理技術,分享友善環境資材--木黴菌微生物製劑的功效及應用,現場實際操作有機液肥製作,並宣導農業淨零排放等重要政策,幫助農友掌握農業發展新趨勢,持續深化與農友的互動,提升競爭力與經營能力。
▲▼林保署副署長也親自到場向學員講解農改場實際操作方式 。(圖/記者李陳信得翻攝,下同)
參與講習的斯可巴社區夥伴分享:「年初夥伴提到斯可巴地區平均溫度提升 0.5~1°C,影響甜柿等果樹產量與品質,今天透過臺中農改場講師講解如何減緩生理落果等對應調節的栽培管理等內容,對農民幫助很大!」。另一位夥伴也提到:「山區農田常需要處理廢棄枝條的問題,講師介紹不同配方木黴菌微生物製劑的用途,才知道木黴菌的分解制劑可用於田區枝條等農業剩餘物的加速分解,這樣就可以解決我們農業廢棄物的處理問題,還能當作肥料、還肥于田,降低生產成本,對環境生態也有實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