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資源”成“熱經濟”——文旅融合催熱雲南曲靖“避暑經濟”

新華社昆明7月19日電 題:“涼資源”成“熱經濟”——文旅融合催熱雲南曲靖“避暑經濟”

新華社記者熊軒昂、李溪巖

涼爽氣候帶動全域旅遊新模式,精細服務優化旅居康養體驗,“避暑+”多元文旅業態催生消費新場景……當全國多地進入高溫模式,雲南省曲靖市憑藉涼爽宜人的氣候和獨特的旅遊資源吸引着衆多遊客前來,在文旅融合的浪潮中推動“避暑經濟”持續升溫。

“夏日的曲靖氣候涼爽,風光優美,非常適合避暑旅居。”重慶遊客葉佳已經連續3年帶父母來到曲靖避暑。無論是茶餘飯後在城市公園裡散步,還是驅車前往周邊的山野採菌子、賞瀑布,這座城市都用清涼帶給葉佳獨特的夏季體驗。

葉佳是曲靖衆多旅居客的縮影。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遊客和葉佳一樣“候鳥遷徙”到曲靖度夏。在馬龍區雞頭村街道桃園社區,拾光山居民宿主理人唐麗娟迎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期。“26間客房早在6月就被全部預訂,不少都是‘回頭客’。”唐麗娟說,由閒置房屋改造而成的鄉村民宿深受廣東、四川、北京等地遊客的喜愛,暑期入住率都在九成以上。

曲靖市地處雲貴高原,夏季平均氣溫在20攝氏度左右,溼地湖泊、高山草場、原始森林等自然風景星羅棋佈。依託氣候稟賦,曲靖市將各縣區的美景風光串聯成線,推出“清涼一夏”的亮眼名片,把“涼資源”轉化爲發展全域避暑旅遊的持續動力。

曲靖市文化和旅遊局數據顯示,2024年5月到9月期間,曲靖市接待遊客超3396萬人次,旅遊總花費達364.36億元。今年入夏以來,全市接待遊客量同比增長顯著,其中旅居超過15天的遊客數量明顯增加。

面對持續增長的避暑遊客,曲靖市通過優化服務保障、推出豐富文旅產品,爲遊客帶來舒心的旅居體驗。

中午時分,麒麟區白石江街道的社區幸福食堂內排起了小長隊,76歲的四川遊客龔淑君正與老伴坐在餐桌前用餐。“10塊錢就能吃一頓,非常方便。”龔淑君說,社區食堂考慮到避暑羣體來自不同地區,還會貼心地根據不同地域口味調整菜品。

“區內23個社區幸福食堂今年升級爲‘候鳥食堂’,面向所有遊客開放。”麒麟區委副書記張忠文介紹,麒麟區還通過整合全區假日酒店、特色民宿等優質資源,開發旅居房源9萬餘套,可同時接待遊客40萬人次以上。其中部分房源還加裝了適老化設施,更好滿足各類遊客的生活需求。

夜幕降臨,曲靖市南城門廣場上人潮涌動。迎客歌起,身着彝族、苗族等民族服飾的演員帶來特色歌舞表演。隨着旋律進入高潮,四川遊客陳虹也邁着舞步,與身邊的遊客市民手挽手加入其中。“來了就能融入,曲靖給了我們滿滿的歸屬感。”陳虹說。

曲靖市副市長海建才介紹,今年暑期,曲靖精心打造演唱會、研學遊、體育賽事等系列文體旅商活動,構建特色集市、工業旅遊景點、美食街區等消費場景,疊加消費券等優惠活動,全面釋放消費活力。

從“一時之遊”到“一季之居”,曲靖正以更完善的服務、更豐富的業態提升避暑遊客體驗,將“涼資源”轉變爲“熱經濟”,爲地區發展持續注入新動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