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催熱“室內經濟” 滑雪、博物館成避暑新選擇

近日,隨着多地持續高溫,網友調侃“萬物都可以搬進有天花板的地方”,“室內經濟”也愈發火熱。

旅行平臺數據顯示,7月以來,全國室內滑雪與冰雪樂園預訂量同比翻番,南方室內滑雪場預訂量超北方,廣州熱雪奇蹟門票訂單量同比增長4倍,蘇州太倉阿爾卑斯雪世界帶動周邊酒店預訂量同比增長四成。此外,室內衝浪、室內海釣、室內趕海、室內攀巖等新業態遍地開花,搜索熱度環比增逾10倍。

南方常年無雪,夏季滑雪的反季體驗對南方人有着強大的吸引力。

相比北方,室內滑雪場在南方更受歡迎,7月以來,十大熱門冰雪世界中,南方城市佔據八席,其中,廣州熱雪奇蹟門票訂單量環比漲了1.2倍,同比增長4倍;上海耀雪冰雪世界的門票預訂量較上月環比增長32%;太湖龍之夢冰雪世界、成都熱雪奇蹟、深圳阿爾卑斯雪世界等室內滑雪場的門票預訂量同樣表現亮眼。

室內滑雪的火爆還帶動了雪場周邊住宿,如蘇州太倉阿爾卑斯雪世界周邊酒店預訂量同比增長40%,太倉阿爾卑斯度假區包含阿爾卑斯雪世界滑雪場、度假村、商業街等設施,自2023年開業以來就成爲長三角居民交通最便捷的選擇。社交平臺上,不少網友曬出“穿羽絨服過夏天”的照片,戶外30多度,人們在室內感受着冬天獨有的快樂,滑雪、坐雪橇、滑冰滑梯、打雪仗……儘管凍得臉疼,也覺得這一切值回票價。

去哪兒平臺數據顯示,7月中上旬,博物館搜索量同比翻番,作爲國內最早推出“博物館之夜”的博物館,國家自然博物館近日增開夜場,國家自然博物館的“樓體燈光秀”以建築爲載體,通過3D投影動態演繹地球46億年生命演化史;北京天文館每週六晚開展“天文館之夜”專場活動。

業內分析指出,“室內經濟”的興起不僅是避暑需求驅動,也反映了文旅產業的升級趨勢。去哪兒旅行大數據研究院研究員張鍾尹認爲:“‘博物館奇妙夜’等新業態,是文化價值與文旅產業的深度融合。AI、光影等技術的應用,將靜態知識轉化爲沉浸式體驗產品,提升了遊客的參與感和體驗深度,引領了文旅消費的升級方向。”

高溫天氣在客觀上加速了消費者對室內創新文旅項目的接受度。從模擬海洋環境到大型室內雪場,再到科技賦能的博物館夜遊,這些“有天花板”的新空間,正爲消費者提供對抗酷暑、享受休閒的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