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計算突破、空天互聯啓航,資金大舉進軍科創綜指!

2025年開年,中國科技創新迎來“高光時刻”——量子計算機求解金融模型速度超越經典計算機萬倍,空天信息網成功實現全球分鐘級遙感監測,人形機器人量產工廠點亮長三角產業帶!

在這場科技革命浪潮中,科創綜指相關基金成爲資金佈局核心載體,截至2月末,13只科創綜指ETF已率先成立,合計募集規模超200億元。其中,科創綜指ETF博時(589900)於今日上市(2025年3月5日),首發募集規模達20億元上限,有效認購戶數超2萬戶,彰顯市場對硬科技主線的堅定信心!

一、硬核突破:科技自立自強邁入深水區

1、章四號量子計算機求解金融優化模型創世界紀錄2025年1月15日,中科院量子信息實驗室聯合工商銀行,利用九章四號光量子計算機完成萬億級資產組合優化計算,耗時僅3.2秒便超越經典計算機30天運算結果。這項突破不僅入選《Nature》年度十大科學進展,更標誌着量子計算在金融、物流等場景進入工程化應用階段。目前,上海超算中心已部署首臺商業化量子算力集羣,服務超50家金融機構的複雜模型運算需求。

2、中國星網完成全球空天互聯組網2月22日,隨着第216顆低軌通信衛星成功入軌,我國自主建設的空天信息網絡實現全球無縫覆蓋。該系統具備分鐘級重訪觀測能力,可實時監測農作物長勢、物流運輸等動態數據。數據顯示,2025年前兩月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規模同比增長42%,帶動北斗芯片、遙感AI解譯等產業鏈超200家企業業績預增。

3、長三角機器人產業帶啓動千億級投資在《人形機器人產業三年行動方案》推動下,上海、蘇州、合肥三地於2月聯合成立人形機器人量產聯盟,計劃建設年產百萬臺的人形機器人制造基地。目前優必選WalkerX已批量應用於新能源汽車生產線,單臺機器人可替代3.2個標準崗位,投資回收週期縮短至14個月。產業爆發帶動精密減速器、力矩傳感器等核心部件訂單同比增長超300%。

二、科創綜指相關基金規模超200億元:解碼資金搶籌邏輯

上證科創板綜合指數於今年1月20日剛剛發佈,僅一個多月的時間就迎來了46只相關指數產品的上報。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末,13只科創綜指ETF已率先成立,合計募集規模超200億元。

資金持續涌入的背後,是三大核心邏輯:

•政策紅利密集釋放:2月發佈的《新質生產力發展綱要》明確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升至150%,科創企業年均減稅規模預計超900億元。

•估值業績高性價比:當前指數市盈率38倍,低於近三年均值15%,而成分股2024年報歸母淨利潤增速中位數達56%

•全球化配置需求:MSCI於1月將科創板納入因子提升至20%,北向資金年內增持科創板標的超420億元

三、長坡厚雪:把握科技創新的時代紅利

隨着中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硬科技”將成爲未來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科創板企業所處的新興科技領域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較高的成長潛力。

科創綜指ETF博時(589900)緊密跟蹤上證科創板綜合指數,成分股覆蓋科創板97%市值,囊括超560家半導體、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等前沿領域企業,成爲觀察中國科技創新實力的“全景窗口”。相較於科創50、科創100等規模指數,科創綜指首次納入200餘家高成長性中小企業,填補了小市值科創企業的指數空白,真正實現“大中小盤全覆蓋”。

當量子計算重構金融模型,當衛星網絡重塑生產方式,當機器人走進千家萬戶——關注科創綜指ETF博時(589900),把握不容錯過的時代性機遇。

風險提示:

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基金不同於銀行儲蓄和債券等固定收益預期的金融工具,不同類型的基金風險收益情況不同,投資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資所產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擔基金投資所帶來的損失。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收益,基金淨值存在波動風險,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業績不構成對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投資者應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及《產品概要》等法律文件,及時關注本公司出具的適當性意見,各銷售機構關於適當性的意見不必然一致,本公司的適當性匹配意見並不表明對基金的風險和收益做出實質性判斷或者保證。基金合同中關於基金風險收益特徵與基金風險等級因考慮因素不同而存在差異。投資者應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情況,結合自身投資目的、期限、投資經驗及風險承受能力謹慎決策並自行承擔風險,不應採信不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銷售行爲及違規宣傳推介材料。

以上內容與數據,與界面有連雲頻道立場無關,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