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星鏈組網、量子計算破壁,科創綜指ETF博時(589900)規模居同類首位!

當科技革命進入“超頻”時代,中國創新力量正以雷霆之勢改寫全球產業版圖!2025年開年,三大硬核突破引爆科創賽道——中科院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四號”破解密碼學世紀難題、華爲6G星鏈完成全球首個天地一體通信驗證、國務院印發《科創2030加速計劃》點燃萬億投資熱潮!

在這場史詩級的創新浪潮中,科創綜指相關基金強勢崛起,首批成立的產品總募集規模超200億元。其中科創綜指ETF博時(589900)首發規模達20億元上限,現規模超15億元,位列同類產品首位,或成爲投資者擁抱硬科技的“黃金船票”!

一、技術核爆:三大引擎驅動科創“奇點時刻”​

1.政策核彈:科創2030計劃點燃“新質生產力”​

2025年3月1日,《科創2030加速計劃》正式落地,明確七大攻堅方向:

萬億砸研發:全社會研發投入佔比提至3.5%,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至200%

人才大爆炸:實施“天才少年”計劃,5年培養100萬名工程師

場景大爆破:開放智慧城市、無人礦山、深空探測等30個國家級試驗場

2.華爲6G星鏈組網:天地一體通信打通“最後一公里”​

2025年2月27日,華爲聯合中國星網成功發射全球首顆6G低軌衛星“虹雲一號”,完成星地通信速率10Gbps、時延1毫秒的技術驗證。這標誌着中國率先突破6G“空-天-地-海”全域覆蓋技術,下載一部4K電影僅需0.8秒!更震撼的是,華爲同步發佈星載基站,可讓手機直連衛星上網,沙漠、深海、極地從此告別信號盲區。

高盛報告指出,6G將催生智能工廠、全息通信、元宇宙三大萬億市場,中國有望在2030年前建成全球最大衛星星座,帶動產業鏈年均增長42%!

3.九章四號量子霸權:算力革命掀翻摩爾定律

2025年1月18日,中科院宣佈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四號”實現1024量子比特糾纏,求解高斯玻色採樣速度超超級計算機1億億倍,首次在密碼破解、藥物篩選等場景達到實用化門檻。測試數據顯示,其可在3分鐘內破解傳統計算機需10萬年計算的RSA-2048加密算法,同步完成對300萬種化合物分子結構的模擬篩選,效率較經典算法提升12個數量級!

這項突破不僅讓中國在量子計算領域領先全球3-5年,更催生萬億級產業生態:華爲量子云平臺已接入20家科研機構,百度量子OS宣佈兼容超導與光量子雙路線,阿里達摩院啓動“量子+”產業孵化計劃。

摩根士丹利預測,2030年中國量子產業規模將突破800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65%!

二、科創綜指ETF博時(589900)資金密碼:硬科技的“終極答案”

在技術躍遷與政策紅利的共振下,科創綜指ETF博時(589900)成爲資金搶籌主戰場。其中,科創綜指ETF(589900)基金規模超15億元,位列同類產品首位。

全板塊覆蓋:指數囊括科創板上市企業超560家,權重行業包括:

①新一代信息技術:中芯國際(芯片製造)、中微公司(刻蝕機龍頭)

②生物醫藥:百濟神州(抗癌藥之王)、君實生物(PD-1單抗領軍者)

③高端裝備:中國通號(高鐵控制系統)、九號公司(智能機器人)

④新材料/新能源:容百科技(高鎳正極材料)、天合光能(光伏組件巨頭)

龍頭虹吸效應:前十大成份股平均研發強度超25%,近三年營收復合增長率達37%,中芯國際、金山辦公、傳音控股等企業入選“全球科創50強”。

技術變現臨界點:科創板企業研發投入強度連續4年超10%,2025年預計23家企業首度盈利,基因編輯、超導等前沿技術加速商業化;

三、萬億級未來:科創板的“黃金十年”啓航

站在2025年的臨界點,科創板正從“幼苗”長成“參天大樹”:

上市企業突破800家,總市值達28萬億元,硬科技佔比超90%

日均研發投入超15億元,發明專利授權量年增40%

國際資本佔比升至22%,MSCI將科創板納入新興市場指數權重提至3.7%

當量子計算重構世界,當6G連接天地萬物,當生物科技戰勝絕症,如何與時代共舞?

科創綜指ETF博時(589900),讓每一份投資都成爲改變未來的力量!​

數據來源:基金定期報告、Wind、交易所公開信息。

風險提示:

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基金不同於銀行儲蓄和債券等固定收益預期的金融工具,不同類型的基金風險收益情況不同,投資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資所產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擔基金投資所帶來的損失。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收益,基金淨值存在波動風險,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業績不構成對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投資者應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及《產品概要》等法律文件,及時關注本公司出具的適當性意見,各銷售機構關於適當性的意見不必然一致,本公司的適當性匹配意見並不表明對基金的風險和收益做出實質性判斷或者保證。基金合同中關於基金風險收益特徵與基金風險等級因考慮因素不同而存在差異。投資者應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情況,結合自身投資目的、期限、投資經驗及風險承受能力謹慎決策並自行承擔風險,不應採信不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銷售行爲及違規宣傳推介材料。

以上內容與數據,與界面有連雲頻道立場無關,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