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子湖畔“新農人” 海歸建起科技農場
原標題:梁子湖畔“新農人” 海歸建起科技農場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朱惠 通訊員 田勇 成月圓
10年前,這裡是一片荒地。
2月17日,未來家園現代農業園節後復工,曾經的荒地,已成科技農場。
展開地圖,武漢江夏舒安街,5300畝的園區依梁子湖而建。走進園區,智能栽培大棚、魚菜共生陸基養殖館、蛹蟲草培育館、物聯網信息監控中心、農業科普體驗館等依次鋪陳開來。
“我是在梁子湖邊長大的。”湖北未來家園高科技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尹雨龍回憶,他5歲時隨父母來到武漢,2010年赴國外求學,回國後,從父親手中接過接力棒,成爲一名海歸“新農人”。
“父輩對土地有感情,也看好農業發展。”2013年,園區立項,規劃用地1萬畝,規劃投資10億元。如今,園區一期、二期已建成,累計投資超6億元。
“2016年,我第一次來園區時,就站在這裡,面前是一片廣闊的黃土地。”如今,這裡已建起園區核心區——蛹蟲草智能化培育工廠。
“蛹蟲草又叫北冬蟲夏草,是蟲草菌和柞蠶蛹的複合體。”尹雨龍說。在蛹蟲草體驗館,一個個展示瓶裡,展示着不同階段的蛹蟲草,一側的智慧顯示屏上,蛹蟲草加工和提取車間的實時景象一目瞭然,全過程可視化、可追溯。
“通過物聯網技術,操作間內的溫度、溼度都實時可控,確保產品質量可控。”園區工作人員介紹,園區內的水培蔬菜、魚菜共生、果樹種植等產業,均引入了農業物聯網技術,實現了種植、加工、流通、園管的全面智慧化。
經過多年建設,目前,園區已形成“一果一花一草”的特色格局,除了研發培育蛹蟲草,還種植了3900畝獼猴桃,並結合獼猴桃透陽60%適合梔子花生長的特性,在獼猴桃網架下,種植了梔子花。
“新農人”,意味着新理念、新技術,還有新業態。
尹雨龍堅定走“三產融合”之路,以農業種植養殖爲基礎,整合農產品深加工,並依託園區開展更多文旅康養活動。
漫步在園區的銀杏大道上,萌寵樂園、迷你高球、漁樂垂釣、水上樂園、迷霧松林、濱湖花海沿途排開,茶歇、餐飲、住宿等服務一應俱全,堪比星級旅遊度假村。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兩年,園區年營收均突破2000萬元,已建成未來家園高科技三產融合示範園區。
來源:湖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