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秭歸縣橘農科技創新引領臍橙產業升級
近日,記者從湖北省科技廳獲悉,位於宜昌三峽庫區的秭歸縣18萬橘農依託科技創新實現產業升級,通過種質資源“芯片”技術賦能,實現單個臍橙價值從“論斤賣”到“論個賣”的突破。
自2000年以來,秭歸縣在中國工程院院士鄧秀新的指導下啓動了柑橘種質資源革新工程。通過種質資源“芯片”技術賦能,成功克服了種源瓶頸,夯實了產業基礎。秭歸縣建設了國家柑橘良種繁育中心,儲備了130餘個柑橘種質資源,並打造了三峽庫區最大的良種種質資源庫。其中,經過基因組編輯技術改良的宗橙品系被農業農村部評選爲重大科技新成果,推動了臍橙從“大宗商品”向“精品水果”的轉變。目前,全縣已建成11.42萬平方米的現代化育苗工廠,年培育脫毒柑橘種苗150萬株,相當於每分鐘生產3株“科技苗”。
橘農們通過實施“留樹保鮮”技術,實現了紐荷爾臍橙和紅肉臍橙跨年採收,與贛橙錯峰上市,建立了全球唯一的鮮橙週年供應的特色產區。數字技術的應用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全縣建設了82個智能溫網室,構建了數字化精準管理平臺,實現了百萬株種苗的精準監護。
秭歸縣通過打造“企業+基地+農戶”的科技轉化體系,將百億級柑橘產業打造成爲鄉村振興支柱產業,帶動18萬橘農依託科技支撐實現增收。種植新品種宗橙使得畝產值較傳統品種提高了10倍,核心示範區農戶年收入更是突破40萬元。
(中國日報湖北記者站:周荔華 劉坤/姜勝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