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彥平專欄/AI主流強勢股 多方簇擁

AI示意圖。(路透)

美國對等關稅開啓新局,各國談判逐漸露出曙光,以及消費者物價報告顯示整體關稅成本轉嫁過程較市場預期緩和,對未來通膨上揚壓力也有所降溫,美股在關稅明朗化與降息預期的樂觀情緒中,指數再締波段新猷。臺股受惠臺積電(2330)財報指引正面,與輝達H20晶片重啓出貨中國大陸的激勵,指數也穩步走堅站穩23,000點關卡。

不過,儘管多頭氣勢強勁,川普政府尚未公佈臺灣稅率,市場擔憂半導體與出口產業受衝擊,且新臺幣強升造成企業匯損將影響財報成績。臺股中長期基本面雖然穩健,但短線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與財報利空的測試,指數恐難脫高檔震盪格局。

川普對等關稅不確定性的噪音降低,股市逐步走出關稅陰霾,但各國新稅率課徵普遍高於10%,預期商品價格上行壓力增溫。貿易談判期間由於先前低價庫存的消化,以及廠商定價能力下降所致,關稅向終端市場傳導通膨的預期效果有限。然各國新稅率逐步上路,通膨壓力正逐步向中下游產業與終端消費者擴散。隨着勞動市場降溫,工資調漲力道趕不上物價增長幅度,消費萎縮所帶來經濟下滑疑慮令人憂心。

此外,各國搶在新關稅生效日前,製造業囤貨與拉貨動能提前透支,下半年消費性電子成長動能的修正幅度,將攸關廠商庫存能否持續良性循環。因此,儘管上半年關稅政策未明,股市卻呈現利空鈍化走勢,然下半年關稅明朗了,股市對利多卻出現信心不足的觀望。

臺積電法說會不負衆望,卓越製程能力驅動長期成長趨勢不變,受惠AI算力支出熱潮與HPC需求的提振,享受AI快速成長的大餅,全年美元營收上修至30%,並維持強勁的資本支出,領頭羊將有助於臺股挑戰新高。此外,美中關稅談判進展順利,科技銷售限制逐步放寬將促使美國AI大廠重返中國大陸市場,臺廠供應鏈亦受惠美中監管環境的利好,多方買盤簇擁AI主流強勢股且展現量價齊揚的多頭結構。

國安基金延長進場護盤儼然成爲臺股回檔的護身符,但臺美關稅結果仍未出爐,貿易協議影響的產業範圍亦不明朗,關稅課徵的風險仍將干擾投資人情緒,加上第2季財報將陸續揭曉,匯損稀釋獲利的幅度成爲法人評價的焦點。因此,短線漲多且本益比偏高的個股將面臨技術面修正壓力,須提防股價波動加劇與追高的風險。

(作者是世新大學財金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