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腳一小時出新鞋!莆田智慧工廠打造專屬鞋款
福建莆田鞋服產業激發新活力。圖爲工人在福建莆田雙馳科技定製工廠店的智慧工廠作業。(新華社)
福建莆田鞋服產業激發新活力。圖爲莆田雙馳科技定製工廠店智慧工廠高效運轉機械臂。(新華社)
福建莆田鞋服產業激發新活力。圖爲消費者在福建莆田雙馳科技定製工廠店體驗腳型數據獲取設備。(新華社)
新華社報導,在福建莆田的定製工廠,消費者只需脫下鞋襪、站上專用設備,面前螢幕便會即時顯示足長、足寬、足弓高度等多角度腳型數據。基於這些數據,系統將自動生成個人專屬鞋款定製範本,消費者隨後可自主選擇心儀樣式與花色。門店內智慧化流水生產線隨即啓動,直接個性化生產。最快一個多小時,一雙爲消費者「量身打造」新鞋即可打包帶走。
新華社報導,作爲莆田市的支柱產業之一,鞋服產業擁有製鞋及鞋材企業超過4200家,年生產能力突破12億雙。近年來,當地積極探索「品牌創新」與「智慧製造」雙輪驅動的發展路徑,大力推動企業智慧化改造和數位化轉型,激發出新的活力。
大陸《科技日報》報導,會呼吸的鞋、能自動加熱的鞋、抗壓耐磨可防滑的鞋……在福建省莆田市雙馳科技有限公司(雙馳科技),性能各異的功能鞋讓人眼花繚亂。莆田市工信局副局長王宇說,2022年「莆田鞋」集體商標成功註冊後,自主品牌不斷涌現,新材料、新工藝、新裝備正讓「莆田鞋」撕掉「高仿鞋」的標籤,實現由「莆田製造」向「莆田創造」的轉變。
「活力中國調研行」福建主題8月19日抵達雙馳科技,在個性化定製示範工廠,沒有工人忙碌場景,取而代之的是一臺臺運轉「機械臂」和穿梭「小黃車」機器人,構築起雙馳實業智慧化製鞋生產線。
在傳統生產線上,製鞋需經過沖裁、縫合、定型、成型、整理包裝等不同程序,要在不同廠房流轉,且這些廠房分別位於不同樓層,流轉不便且流程長等。針對這一行業「痛點」,雙馳科技攜手中電(福建)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引進全智慧化飛織機、智慧成型一體化生產線,實現裁斷、刷膠、配楦、成鞋整理包裝一體化,既能快速提高生產效率,又避免了膠水對操作人員的健康損傷,還降低人力成本。
「我們生產線的控制,全部依靠工廠大腦--『數位中臺』智慧調度,工人只需要在系統前對設備、訂單及人員狀態即時監控,便能對產品品質與訂單資訊全流程追溯,鞋子到了哪個生產環節都能瞭若指掌。」雙馳科技專案負責人古瑋明說。
「雙馳科技是莆田鞋服產業創新圖強的典型代表。」王宇指出,目前,莆田鞋服產業擁有大陸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72家,賽隆科技年產3萬噸化學法再生綠色纖維,鑫瑞新材料超臨界發泡等新材料工藝先進,產業綠色化、低碳化加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