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現場|“現在廣泛聽取意見,尤其批評”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3月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尹希寧)“現在廣泛聽取意見,尤其批評。”3月7日下午,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張勇代表在廣東代表團小組會上說。

根據大會議程,今天下午各代表小組會議要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修正草案。有代表提出,審議前,能否請張勇從專業角度作講解。

約16分鐘的時間內,張勇梳理了此次修正的背景,現場不時有代表翻閱修正草案原文對照,或是在原文旁作批註。

“制度一定要與時俱進。”張勇解釋,人類社會在不斷的實踐中總結規律,尋找適合本國治理的方式方法,即治國理政的模式。

張勇稱,在座的人大代表多爲60後、70後,而未來坐到桌前的代表將變成90後、00後,所以在制定制度時一定要遵循社會發展規律,讓制度與時俱進,讓新一代的國家管理者在新的制度下管理國家,保證國家行穩致遠。

“國家制度的建立都是逐步從實踐中來,落實到制度上,然後再回到實踐當中去,慢慢顯示出國家治理的效率。”他說。

2019年10月3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高瞻遠矚地提出總體目標:到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顯成效;到二〇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鞏固、優越性充分展現。

張勇說,過去幾年,全國人大組織法、地方組織法、全國人大議事規則和選舉法、立法法、監督法等法律修改,不斷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此次修改的代表法,雖然只是修正草案,但修改的內容“相當突出,在制度法律層面體現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他說,如果代表法審議通過,未來全國人大再開會時,這些制度就要“在祖國大地上落地開花,發揮作用”。

他還提到,此次的修正草案有多處着眼人大代表的履職工作,是“實實在在的措施”,例如人大代表如何發揮作用,如何接受人民的監督,履職不到位、考覈不達標將面臨什麼樣的處理機制,都做了細化。

“277萬人大代表選出來,不是隻來開會表態,而要在日常就發揮作用。”張勇講解完後說,“希望各位代表多多批評,尤其是不同的意見,我們尤其歡迎。”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合會會長黃西勤首先發言。她關注到,修改後的代表法中,多處提到完善代表執行職務的保障。

例如,明確代表依法執行代表職務,國家根據需要給予往返的旅費和必要的物質上的便利或補貼;縣級以上的各級人大常委會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健全代表履職網絡平臺,爲代表依法履職、加強履職學習培訓等提供便利服務。

不過,黃西勤建議,在這些規定後面再加點兒內容。

她瞭解到,不少來自基層的代表在履職期間,可能會佔用工作時間,在單位請假可能影響其全勤或評優等。黃西勤希望能夠在這一條後面加上“不計入請假、事假、休假,不得因此扣減薪酬福利、影響晉升及評優評先等”。

說話間,張勇不時點頭,並在紙上做記錄。

全國人大代表、深圳證券交易所黨委書記沙雁還注意到,代表法修正草案提出了委員長會議或者主任會議可以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和關係人民羣衆切身利益、社會普遍關注的重大問題、重大事項,確定重點督促辦理的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她關心的是,修改這一條背後有什麼樣的考慮。

“在座的每一位代表發言,或是提出的合理性意見,我們都會記錄在案。”張勇解釋,這一處的修改總體上是拓寬了代表的履職範圍,增強相關部門對人大代表的服務能力。例如,有多位代表針對老百姓關注的醫療保障問題提出了意見或建議,那麼委員長會議或主任會議可以重點調研、重點督辦。

全國人大代表、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等多位代表也抓住機會向張勇發問。

等討論進入尾聲時,張勇再次向代表們重申,“我們要廣泛聽取意見,歡迎批評”。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