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現場|經濟第一大省媒體開放日搶抓人才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3月6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尚君 黃丹瑋)“東西南北中,發展到廣東!”3月6日下午,廣東代表團向媒體開放審議,借向媒體發佈的機會,邀請青年來廣東就業創業。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加強拔尖創新人才、重點領域急需緊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養。身爲全國經濟第一大省的廣東,如何進一步加快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深化改革創新、推進高質量發展?“人才”是廣東團代表討論的高頻詞,從培養人才到吸引人才再到服務人才,大家精準施策,也拿出了具體的實踐行動。
“要更好地統籌戰略政策、任務力量、資源平臺等要素,加快構建目標一致、制度銜接、鏈條貫通、資源關聯的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創新格局。”談及高校頂尖科技人才培養,全國人大代表,華南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唐洪武說,長期以來,華南理工大學與廣東省雙向育人、相互成就,學科機構體系全面對接廣東20個產業集羣,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爲廣東製造業提供了有力支撐。
尤其是面向新一代電子信息、智能家電、汽車、新能源等廣東億萬產業集羣,華南理工大學正在不斷完善學科設置調整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佈局國家戰略性新興領域的用人需求。例如,在集成電路領域,華南理工大學形成了覆蓋全鏈條人才培養體系,增設“低空技術與工程”新專業並於今年正式招生。在人工智能領域,開設“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牽頭建設廣東省高校人工智能教育教學研究中心,助力廣東打造通用人工智能產業創新引領地。
唐洪武特別提到,華南理工大學正在推動學科專業的升級,把培養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所需人才作爲重中之重,開展“人工智能+”“機器人+”等高水平跨學科人才培養。目前,華南理工大學設立了超級機器人研究院,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圍繞機器人本體研發、智能材料、驅動控制、感知學習、智能交互等核心技術進行攻關及產品研發,孵化高質量、高水平機器人科技企業,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機器人人才培養搖籃和科研創新高地。
人才是第一資源。今年,廣東省委、省政府着眼夯實現代化產業體系的人才基座、人才底座,抓好政策優化、做好服務,爲各類人才在南粵大地創業發展舞臺。
今年2月5日,在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廣東對實施“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作出部署,明確提出將以“粵聚英才、粵見未來”爲主題,拿出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和崗位,吸納100萬高校畢業生來粵就業創業。
據悉,今年全國兩會後,廣東將舉辦春季大型綜合招聘會,集中招聘全國高校畢業生。同時,廣州、深圳等市也都推出了一批紮實的引才舉措。廣東省也將積極對接港澳的科技教育人才等優勢,加大聯合科研攻關的力度,集聚更多的國際高端創新的資源和要素。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