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微觀察|如何讓玉米成爲“蛋白罐”?委員通道上算起農業賬

人民網北京3月5日電 (方經綸)近年來,隨着生活水平提高,居民對肉蛋奶的需求越來越大。保障飼料糧的供給成爲我國農業科技工作者的一個新課題。在3月4日舉行的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首場“委員通道”上,全國政協委員、華中農業大學校長嚴建兵算起一筆農業賬。

傳統畜牧業把玉米作爲飼料能量源,大豆豆粕作爲蛋白源。“這幾年,我和團隊一直在思考,能否通過提高玉米中的蛋白含量,讓玉米既當能量源,又當‘蛋白罐’?”

嚴建兵表示,去年全國玉米總產量2.9億噸,蛋白含量每提升1個百分點,就能增加290萬噸蛋白,如果能把這些蛋白都有效利用,相當於少進口700多萬噸大豆。

他介紹,過去幾年,通過和企業緊密合作,團隊已經培育出多個蛋白含量超過10%的新品種,目前已經推廣了1000多萬畝。

“現在我和我的團隊還在‘一個百分點’‘一個百分點’地努力。希望爲我國糧食安全做一點貢獻。讓我們每一箇中國人都吃得飽、吃得好、吃得放心。”嚴建兵說。

(責編:方經綸、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