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聲音|推動以舊換新,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賈少謙有這些建議

全國兩會開幕在即,全國人大代表、海信集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賈少謙建議,從國家層面統一各省市以舊換新參與條件,擴大縣鄉中小商家參與範圍,打通以舊換新“梗阻”,進一步激活縣域經濟活力。

對於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關鍵是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賈少謙建議,針對企業實驗室建立差異化評價機制,通過制度創新讓更多科技成果走出“實驗室”、走向“生產線”。

打通以舊換新“梗阻”激活縣域經濟活力

2024年以來,在國家鼓勵、地方支持和企業讓利等因素帶動下,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效應持續顯現。“以舊換新政策不僅激活了消費市場,加速了消費升級,還極大地推動了綠色節能產品的普及,提升了消費者的生活品質。”賈少謙認爲。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列爲2025年經濟工作重點任務之首,明確提出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並且提出“大力發展縣域經濟”。

2025年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加力擴圍,備受關注。賈少謙表示,在以舊換新推進過程中,目前還存在縣鄉中小商家參與門檻高等問題。

“以舊換新政策惠民生、利產業,但落地過程中還存在一些‘梗阻’,需要把毛細血管打通,讓每一個細胞都能感受到國家政策帶來的養分滋養。”賈少謙介紹,目前國內部分地區以舊換新政策對商家准入範圍有限,部分鄉鎮消費者“進城才能領補貼買家電”,對偏遠地區消費者及老年羣體帶來不便。

賈少謙建議,由國家相關部委統一各省市以舊換新參與條件,擴大縣鄉中小商家參與範圍,允許鄉鎮家電個體工商戶參與,保障偏遠地區用戶尤其是老年羣體,能夠在家門口就能便捷地享受到補貼活動,讓政策紅利惠及更多消費者,進一步激活縣域經濟活力。

讓更多科技成果走出“實驗室”、走向“生產線”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作爲2025年經濟工作的重點任務之一。“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既要重視‘從0到1’的原始創新,更要重視‘從1到100’的產業化落地,打通實驗室與生產線‘最後一公里’是關鍵。”賈少謙認爲。

他舉例說,長期以來,三基色光源發光效率低、高溫色偏等技術瓶頸讓RGB-Mini LED這項新型顯示技術只能停留在實驗室。海信歷時多年,在2024年成功自主研發RGB三維控色液晶顯示技術,並在全球首次實現RGB-Mini LED量產。

我國正在加快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過程創新鏈。賈少謙表示,企業在參與市場競爭中,能夠更好地把握關鍵核心技術的市場需求,而企業實驗室是優質創新資源的聚集地,是強化企業作爲科技創新主體的重要抓手。

“我國企業實驗室建設仍存在缺少適配的評價機制等問題,建議構建差異化企業實驗室評價體系,以制度創新激發企業實驗室的創新活力。”賈少謙建議,針對企業實驗室建立差異化評價機制,加大對企業實驗室“技術產業化率”“成果轉化收益”等考覈指標權重,引導企業實驗室在實現技術突破的基礎上,向技術成果高效轉化與產業化培育方面發展。

“科技創新既要‘頂天’攀登世界前沿,又要‘立地’服務產業需求。”賈少謙表示,將以大企業擔當發揮表率帶頭作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讓更多科技成果走出“實驗室”、走向“生產線”,跑出新質生產力“加速度”。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陳維城編輯 程子姣校對 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