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車集團攜手北京市科協加快創新步伐,推動成果轉化提速

中國日報3月27日電(記者 鍾南)軌道交通裝備作爲國家戰略性支柱產業與大國重器,是鑄就國家競爭力的雙引擎。從復興號CR450實現時速453公里的重大突破,到600公里磁浮系統填補高速交通技術空白,再到3.8萬公里高鐵網持續夯實自主創新體系,均展現出我國在高速鐵路領域持續增強的自主創新實力。

在軌道交通裝備邁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的關鍵節點,作爲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鏈鏈長單位,中央企業中車集團於3月26日攜手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創新服務中心,在北京共同舉辦軌道交通裝備科技創新聯合體2025年工作推進大會。

由中車科技園(北京)有限公司牽頭組成的軌道交通裝備科創協同聯合體已於2024年12月正式獲批。聯合體以多元主體協同創新爲核心,以軌道交通裝備產業發展需求爲牽引,建立集學術交流、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協同攻關、人才培養等爲一體的創新機制,探索產業鏈、創新鏈、服務鏈、資金鍊、人才鏈“五鏈融合”的新路徑,助力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車科技園(北京)有限公司、中車福伊特傳動技術(北京)有限公司、中車大同電力機車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學機電學院、北京人工智能學會、中國民生銀行北京分行等6家聯合體發起成員單位代表參加發佈儀式。同時,見證了6家新加入成員單位的簽約儀式。

來源:中國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