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後首次「元首外交」 習近平擬在28日晤頂級外企CEO

金融時報報導,中國正與全球頂級公司CEO接洽,擬與習近平舉行會晤。圖爲去年3月27日,習近平在北京會見美國工商界代表。(新華社)

外國企業撤離中國頻傳,英媒報導,中國正積極接觸全球頂尖外國企業執行長(CEO),安排他們在3月28日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以穩定外企在中國的投資,預計習近平將會見至少20位全球商界領袖,近年罕見。

習近平近日並在「求是」雜誌刊文稱「始終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作自己人」向企業示好。此次兩會後中國首次「元首外交」出擊能否奏效,全球都在看。

路透引述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中國將於3月23日至24日舉行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相關方面已與參加該論壇的外企CEO進行接觸,並安排他們在28日與習近平會議。

據瞭解,許多外企CEO不希望在論壇後長時間留在北京等待會議,部分獲邀者甚至可能取消參加中國發展高層論壇,而僅參與和習近平的會議,預計將有至少20名或更多商界領袖與習近平會面。

報導並指出,包括匯豐銀行(HSBC)的艾橋智(Georges Elhedery)、對衝基金城堡(Citadel)的葛里芬(Ken Griffin)、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總裁阿明.納賽爾、輝瑞藥廠(Pfizer)、黑石集團(Blackstone)等約72位外企高階主管,預計出席此次論壇。

去年中國舉行「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後,習近平曾與美方的CEO進行會晤;今年的論壇,據金融時報的消息,習近平將與全球的CEO會晤,目的在穩定外企在中國的投資,挽救疲弱的經濟。

香港01報導,面對房地產危機及低迷的投資者和消費者信心,中國試圖穩定下降的外國投資。然而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的市場準入壁壘、持續的通貨緊縮及來自國內競爭對手的激烈競爭表示不滿,這些因素正在影響他們的利潤。

有分析稱,此次是習近平少見會面全球CEO的「元首外交」場面,中國試圖藉此救經濟的意圖明顯,但除非習近平在會見時宣佈重大利多,否則在上述情況所引發的投資疑慮未消之前,即使習近平出馬,救經濟成效也有限。

另據新華社報導,在3月16日出版的第6期「求是」雜誌中,發表了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

文章強調,中國在經濟制度上的觀點從來沒有動搖,「我們始終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作自己人,在民營企業遇到困難的時候給予支持,在民營企業遇到困惑的時候給予指導」。新時代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爲,廣大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

文章指出,要把經濟社會發展搞上去,就要各方面齊心協力來幹,衆人拾柴火焰高。公有制經濟、非公有制經濟應該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