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對話|上海地產蘇梅:保障房入住率平均超八成,加快“大零號灣”及閔行開發區周邊存量土地盤活
“目前上海保障房的平均入住率達到80%-90%,上海將持續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實現持有各類租賃住房6萬套的目標。”
1月17日,在2025上海兩會現場,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地產住房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蘇梅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今年上海將繼續完善租賃住房建設、管理、運營機制,通過“儲備一批、建設一批、運營一批、退出一批”形成保障性住房業務發展新格局,爲“一張牀、一間房、一套房”的多層次租賃住房供應體系提供方案。
對於今年具體目標和規劃,蘇梅表示,閔聯臨港園區將依託“智源體”載體建設,加大集成電路產業鏈聚集,打造以集成電路設備爲核心、上下游製造爲延伸的全國性集成電路產業示範園區;加快“大零號灣”及閔行開發區周邊存量土地盤活與城市更新,依託城市更新中心平臺優勢,探索建立有效合作機制,推動區域產城融合。
蘇梅觀察到,目前商品房小區物業管理模式的頂層設計與實踐中的底層邏輯存在較大背離,導致房屋日常養護達標率低,各種房屋安全問題層出不窮。業委會人選產生的天生缺陷和缺乏及時有效的監管考覈糾錯機制,物業企業市場魚龍混雜,造成小區物業管理制度裉節。同時,業主關心理解程度始終不足、物業費調整難、質價相符難等衆多致命因素的制約下,不少商品房小區日常運行情況難以讓居民滿意。
她建議,創新實施機制,加大實施力度,將老舊商品房的綜合大修列入市和區一級的城市更新計劃和政府實事項目,結合房屋安全三項制度的落地大力推進,形成長效機制,徹底消除房屋安全隱患維持房屋品質。可以由市級或區級功能性地產開發國企作爲建設主體,承擔起綜合大修的建設任務。
多渠道開展資金籌措,除商品房維修基金外,將房屋養老金中政府公共賬戶的資金也有序逐步投入,推動維修基金續籌,並允許業主的個人公積金提取投入大修,建議全市能對維修基金進行統籌,破解中心城區老舊商品房物業費低而急需用錢大修、而中環和外環新建商品房物業費高卻暫時不用花錢大修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