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經濟學家:央行利率估不動 臺幣偏弱勢

中央銀行第2季理監事會將於6月13日登場,展望今年總體經濟情勢,兩大經濟學家皆表示,利率不動機率高,新臺幣匯率將維持弱勢。 聯合報系資料照

中央銀行第2季理監事會將於6月13日登場,展望今年總體經濟情勢,兩大經濟學家皆表示,利率不動機率高,新臺幣匯率將維持弱勢。

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啓超分析,央行是否升息,民衆通膨預期及新臺幣匯率爲兩大考量重點。永豐金控首席經濟學家黃蔭基用四句話妙喻:「2024年生肖屬龍,股市屬牛,央行屬鷹,日圓屬熊」。

林啓超分析,央行是否升息,須考量民衆的通膨預期及新臺幣匯率,由於今年經濟成長表現亮眼,加上通膨年增率大於2%,預估央行第2季利率將按兵不動,並維持貨幣緊縮基調。

林啓超認爲,近期市場對通膨的預期略有回降,且相較於其他亞幣,新臺幣匯率貶值幅度較爲有限,若央行再升息,可能促使新臺幣匯率強過其他亞幣,不利工具機等出口產業競爭力,以此研判,第2季央行利率凍漲的機率較高。

林啓超分析,近期新臺幣匯率與美國10年公債殖利率亦步亦趨,比起聯準會首次降息,他更關注這波降息循環的幅度。因聯準會主席鮑爾將在8月22日登場的傑克森洞年會上發表演說,是否進一步透露聯準會降息的訊息,市場屏息以待,在此之前,新臺幣匯率升值幅度受限,32字頭難以升破。

黃蔭基研判,央行第2季利率將按兵不動有三項主因,首先,國內通膨向下趨勢尚未改變,永豐金預估,今年第4季通膨預估值將低於2%的通膨警戒線。其次是外在環境,國際投行與FedWatch預期聯準會將於9月降息,但美國就業強,通膨下降速度慢。

第三是央行有三項難以量化的變數,包括戰爭何時發生與結束均難以預測,大國互相制裁引發的供應鏈移轉,及因應氣候變遷產生碳費徵收等成本恐助長通膨,這些因素令央行決策時陷入兩難。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