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尖叫聲」的課堂:骨牌倒下的驚呼、完成任務的歡呼

斗六國中每年都會舉辦骨牌全校比賽,林平勺(右)正在教導骨牌機關,激發學生的學習。(教育部提供/林縉明臺北傳真)

斗六國中生活科技教師林平勺運用巧思,把課程與骨牌結合,結合機關設計、木工製作等,從基本工具使用、骨牌排列技巧,到融入磁力、彈力等科學原理的機關設計,讓學生從遊戲中學習,培養解決問題能力。

林平勺擅長把遊戲跟課程結合增添趣味性,誘發孩子主動學習的動能,像是過去設計「電流急急棒」關卡,這種益智玩具需要精準控制,讓金屬棒通過彎曲軌道等各種機關,學生反應熱烈,交出來的成果超乎預期,甚至還有學生主動拆解家中錄影機的馬達改裝機關。

林平勺在思考設計符合教育目標課程時,有一天突然靈光一閃,想到骨牌可以結合機關設計、木工製作,成爲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最佳媒介。林平勺着手將課程規劃成循序漸進的模式,從基本的工具使用、骨牌排列技巧,到融入磁力、彈力等科學原理的機關設計,最後呈現一場完整的「骨牌秀」。

林平勺笑說,「課堂上常聽到兩種尖叫聲,一種是骨牌意外倒下的驚呼聲,另一種是任務成功的歡呼聲,那種成就感會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爲了鼓勵學生,他會記錄每組的製作過程,即使最後展演時未能成功,也能從過程中看到學生的努力與進步。

在林平勺的努力下,他更進一步發起全校骨牌競賽,每年有近四十隊、兩百多位學生參加,讓生活科技課也能和其他學科一樣,擁有展現成果的舞臺。

林平勺表示,有些學生或許在傳統課堂上表現不理想,但在動手實作的過程中,找到了自己的價值。或許這些學生是被框在教室裡,但一旦找到熱愛的事物,就會展現驚人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