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才街道:“黨建+”模式激活基層城市黨建新活力

基層黨建是連接黨和羣衆的“最後一公里”,如何讓黨建工作更貼民心、更有溫度?樑才街道主動順應轄區居民的多元需求,以黨的建設爲引領,以各類精準化活動爲媒介,將社區基層黨建與民生服務、文化惠民、安全保障等領域深度融合,構建起“黨建+”的社區黨建新格局,讓基層黨建在服務羣衆中真正“活”起來。

“黨建+服務”,架起治理連心橋。爲暢通居民訴求渠道,提升基層治理效能,6月24日,樑才街道安康社區在安康花苑南區組織開展物業經理“接待日”活動,通過面對面溝通推動服務精準對接,架起社區治理的“連心橋”。活動現場,居民圍繞環境衛生、公共設施維護、停車管理等熱點問題積極反映訴求。物業經理與社區工作人員建立“問題清單”,實行“現場直辦+限時督辦”雙規機制:針對某棟樓樓道照明損壞問題,物業當天完成檢修;對於綠化帶雜物堆積的投訴,安排專人限期清理。通過“零距離”溝通,居民關心的“小事”得到有效落實,獲得居民羣衆的廣泛好評。

“黨建+文化”,傳承精神潤民心。爲弘揚雷鋒精神,傳承紅色基因,3月5日,濱州市文聯與樑才街道瑞安社區攜手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書寫新時代的雷鋒故事”聯合主題黨日活動。活動邀請了濱州市文聯四級調研員田希婷,市文聯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李國慶,市書協主席郭慶利,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劉丹丹,區文聯(區社科聯)主席翟士敏和一衆市書協、美協會員參加。活動伊始,黨員們分享自己對雷鋒精神的理解和感悟。一位黨員結合自身參與文化下鄉活動的經歷,講述瞭如何將文藝服務送到基層羣衆身邊,豐富大家精神文化生活,踐行雷鋒無私奉獻的精神。社區黨員則分享了在日常社區工作裡,爲居民解決生活難題、協調鄰里關係的點點滴滴,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卻處處彰顯着雷鋒精神的光芒。主題分享結束後,活動進入到書法區域,書法藝術家們和書法愛好者們齊聚一堂,揮毫潑墨。繪畫區域同樣熱鬧非凡,繪畫愛好者們靈感迸發。他們以筆爲媒介,將雷鋒名言警句和新時代的雷鋒故事書寫在宣紙之上。筆鋒或剛勁有力,或飄逸靈動,一幅幅飽含深情的書法作品躍然紙上,這些書法作品不僅展示了藝術之美,更傳遞出雷鋒精神的力量,讓居民們在欣賞書法的同時,對雷鋒精神有了更深刻的領悟。

“黨建+安全”,築牢生活防護網。5月27日,樑才街道觀荷社區聯合樑才街道應急管理保障中心開展了以“電源安全,家庭安心——電安,心安,家安”爲主題的宣傳活動。活動現場,工作人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居民講解家庭用電安全的要點,如及時關閉電器電源、定期檢查燃氣閥門、保持廚房通風等,並結合近年火災案例,重點講解了電線老化、超負荷用電、私拉亂接等隱患的危害,提醒居民將電力安全知識牢記心間,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下一步,樑才街道將繼續以羣衆需求爲導向,不斷豐富“黨建+”模式的內涵與外延。通過整合更多資源、創新活動形式、提升服務精度,持續鍛造“黨建硬功夫”,讓基層黨建工作在服務羣衆、凝聚羣衆、引領羣衆中煥發更強活力,真正成爲羣衆心中“看得見、摸得着、離不開”的堅強堡壘。

通訊員 杜曦瑞 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