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部門:開展2025年現代商貿流通體系試點城市申報工作

來源:證券日報

4月17日,財政部辦公廳、商務部辦公廳發佈《關於開展2025年現代商貿流通體系試點城市申報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據瞭解,財政部、商務部從2024年起分批開展現代商貿流通體系試點城市建設工作,試點工作擬分三批(2024年—2026年)實施,建設期限爲三年。後續年度根據實施情況確定試點規模,並優先支持政策未覆蓋省符合條件的城市。

2024年,在地方推薦基礎上,按照優中選優原則,成都、天津、石家莊、大連、哈爾濱、上海、杭州、寧波、合肥、福州、廈門、南昌、濟南、青島、鄭州、武漢、廣州、深圳、西安和銀川等20個城市進入2024年試點名單。

《通知》提及,擇優推薦申報城市。2025年擬支持不超過20個試點城市。申報範圍包括直轄市、省會城市及其他地級市,不包括已納入2024年試點範圍的城市。

《通知》提出,大力支持提振消費。聚焦提振消費等重點任務,在保持《關於支持建設現代商貿流通體系試點城市的通知》支持方向和內容總體不變的前提下,鼓勵創新拓展工作舉措,更好發揮商貿流通試點工作對提振消費的牽引作用。一是鼓勵加快新技術應用。推動城鄉商貿流通網絡設施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拓展無人商店、智能導購、虛擬體驗等應用場景,改善居民消費環境。二是鼓勵加快新業態培育。發展數智供應鏈,培育品牌連鎖、即時零售、直播電商等新模式,提升消費供給水平。三是鼓勵加快新設施佈局。發展智慧物流,推廣智能引導車、自動分揀、無人配送等設施設備,提升流通效率,降低消費成本。

《通知》要求,提高資金使用效能。一是加快資金撥付。各省級主管部門要指導試點城市通過建立項目儲備庫、即審即結等方式,加快資金撥付。試點申報城市應在方案中明確資金總體安排和撥付時間進度。二是避免交叉支持。試點城市要在項目資金安排上,避免交叉重複,與超長期特別國債、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央基建投資和其他中央財政專項資金等加強銜接,嚴禁資金拼盤。三是完善項目管理。試點城市在方案編制上,要堅持問題導向、因地制宜、聚焦關鍵、突出重點。在項目安排上,對公益性、基礎性的非盈利項目,財政資金要足額保障,嚴禁新增隱性債務或拖欠企業賬款;對於經營性的市場化項目,積極探索通過貸款貼息、購買服務、以獎代補等方式撬動社會資本,共同推動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建設。四是加強日常監督。建立省市區三級的日常監督機制,引入審計、監理諮詢等獨立第三方參與決策監督,加強資金和項目審覈,及時防範和化解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