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微流行/南極秦嶺站 將啟用清潔能源
大陸南極考察站「秦嶺站」將啓用規模化的新能源系統。(新華社)
大陸設在南極的科考站「秦嶺站」即將啓用規模化的新能源系統,包含風電、太陽能、氫能等,這將是大陸在極地能源領域實現綠色科考。專家指,這是大陸首次實現在南極極端環境下,啓用規模化的清潔能源系統。
秦嶺站七日迎來開站一週年,也是大陸在南極的第一座常年科考站。據大陸央廣網,在秦嶺站建設的首個規模化新能源系統即將交付使用,目前已完成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儲能電池、制氫、儲氫、氫能源發電等硬體的全部安裝。太原理工大學校長孫宏斌介紹,近期秦嶺站將進行風、光、儲、氫、荷系統的整體聯調。大陸在世界上第一次能夠實現南極極端環境下規模化的清潔能源系統,預計在二月份整體投入運行。
建成後的秦嶺站清潔能源系統,太陽能和風電佔總能源容量的六成,在無風無光的情況下可爲站區提供約二點五小時,最大一五○千瓦負荷的供電,保障站內設施「短期純綠色運行」。大陸自然資源部旗下媒體並指,大陸關於推廣清潔能源在南極考察中使用的提案,成爲二○二四年度「南極條約協商會議」重要成果。
秦嶺站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築師段猛指出,在南極使用傳統柴油能源是最爲高效穩定的選擇,但化石能源同時也存在運輸成本高、事故風險大、碳排放量高等問題。秦嶺站的超低依賴的多能互補微網能源技術,考慮冬夏、晝夜轉換需求,形成包括太陽能、風能、氫能源及柴油的混合動力發電系統,可最大程度減少空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