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秦嶺站啓用綠能 省百噸化石燃料

熱門話題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報導,南極秦嶺站是新時代大陸建成的第一個常年科考站,目前開站已滿一年。中國自然資源部指出,3月1日大陸在秦嶺站建設的首個規模化新能源系統,正式交付使用。

南極秦嶺站新能源系統包括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儲能電池、制氫、儲氫、氫能源發電等硬體設施,在能源設備和系統關鍵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

中國極地研究中心極地清潔能源首席科學家、太原理工大學校長孫宏斌說:它是一個里程碑式的進展,這是大陸第一次在南極極端環境下,能夠運行以新能源爲主體的規模化的綠色能源系統。

有風的時候風力發電,多餘的電制氫,有光的時候太陽能發電,多餘的電制氫,當光和風都沒有時,氫能源上,這就是多才多藝的好處。

新華社報導,中國第41次南極考察隊獲悉,南極秦嶺站新能源系統爲全站區提供電力保障。這是中國在南極首次應用風光氫儲多能互補的新能源系統。

據悉,南極秦嶺站戶外100瓩風力發電系統、130瓩太陽能發電系統、30瓩氫能源系統、300瓩時低溫儲能電池系統、部分柴油發電系統和室內電控系統已完成安裝、系統併網以及自動與手動模式下的策略運行測試,實現了風光氫儲新能源的併網和連續運行發電功能。

該新能源系統已累計發電3000瓩時。這是中國現階段在南極考察站中配置的規模最大的新能源發電系統,清潔能源比例可達60%以上,每年能爲站區節省百噸以上的化石燃料。(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