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青年齊聚福州「重走」科舉路

▲2025年「臺灣學子重走科舉路」研習營。(圖/翻攝 2025海青節,同下)

記者任以芳/綜合報導

「中國的科舉制度起源於什麼時候?」2025年「臺灣學子重走科舉路」研習營日前在福建福州開營,兩岸200餘名師生齊聚一堂,沿着古人求學問道的足跡,沉浸式體驗科舉文化,感受中華文脈的厚重與傳承。本次活動將持續11天,並走進福州、山西、江蘇、北京等地,

「清朝科舉考試分幾級?」、「中國的科舉制度起源於什麼時候?」上百名身着漢服的臺灣青年整衣冠、敬拜先師,開啓了「穿越」科舉文化之旅。第十三屆海峽青年薈集中活動之一,2025年「臺灣學子重走科舉路」研習營在福州正式開營,兩岸共200多人蔘加,其中臺灣青年有98人。

陸媒《中新網》報導,活動期間,營員們在「模擬鄉試」環節,手展「福建鄉試考卷」卷軸,專注作答選擇題,仿若穿越時空重回考棚。

閩江學院人文學院毛曉陽教授還帶來《清代臺灣賓興:聯結兩岸科舉的公益橋樑》專題講座,並引領青年體驗「雲遊科舉路」互動,沉浸感受科舉制度的文化魅力。

來自臺灣的王晨聿首次踏足大陸,已先後參訪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福建省檔案館等地。他表示,「沿着古人科舉之路學習,既有意思又有儀式感。瞭解歷史後,才知道古人求仕之艱辛,也更明白我們今天的幸福來之不易。」

▲營員們在「模擬鄉試」環節。

「沿着古人走過的科舉路線,重溫科舉文化知識,既有意思又有儀式感。」臺灣青年王晨聿一邊專注查看試卷上的考題,一邊說。

「第一次來到大陸的他,此前已參訪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福建省檔案館等地,對閩臺關係與歷史有了更深入的瞭解。」瞭解歷史後才知古人科舉之路有多艱辛,現在的我們有多幸福。」王晨聿也對於接下來的行程充滿期待。

帶領20餘名剛高中畢業生赴福州的臺灣新世紀文化藝術團團長利珍妮卡兒表示,這些剛高中畢業的學生「首來族」,通過這樣的活動感受大陸的風土人情,瞭解兩岸共同的歷史文化,可以堅定好好讀書的信念。

作爲兩岸青年文化交流的品牌活動之一,臺灣學子重走科舉路研習營活動自2018年起,已邀請26所臺灣高校的400多名臺灣師生來大陸參加活動,120多名臺灣學生參加了線上活動,其中首次來大陸的臺灣青年達150多名。

主辦方表示,活動已形成「歷史場景還原+現代發展展示+情感共鳴觸發」的沈浸式文化融合模式。據悉,2025年臺灣學子重走科舉路研習營將進一步拓展範圍,除福建福州外,還將走進山西、江蘇、北京等地,讓兩岸學子在行走中深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

本屆研習營在福州行程中,學員將參觀福建省博物館「周秦漢唐文物大展」,領略國寶文物之美,走進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福建省檔案館「共同家園 共同記憶」展、漫步三坊七巷,體悟「半部中國近代史」的厚重,駐足福州臺灣會館,追溯兩岸守望相助的記憶,參訪福州科技館,感受科技與人文交融的時代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