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企業交流被卡 衝擊競爭力
商總理事長許舒博表示,兩岸往來現階段存在許多模糊地帶,導致企業也很傷腦筋。圖爲第十五屆津臺投資合作洽談會2024年9月12日在天津舉行。(新華社)
兩岸關係急凍傷及到兩岸企業交流,商總理事長許舒博表示,兩岸往來現階段存在許多模糊地帶,導致企業也很傷腦筋,商務人士有時候可以來、有時候不行,毫無標準可言。他證實,近期有兩岸企業交流「困難」的零星個案,遭政府以不明原因卡關。
據透露,國內某大型公協會已經辦理20多年的兩岸行業交流,並約定由雙方輪流主辦、一年辦一次,除了疫情期間改爲線上,22年來從未斷過。今年正好是輪到臺灣主辦,要邀請對岸的企業家來臺交流,卻遇到部分企業家有對岸官方背景,尤其是對方公協會的高層,遭政府不明理由「卡」住、無法通過來臺。
舉辦單位私下估算,預計50多人的大團,可能只剩下10多人可來;原3月就要舉辦,現在要到5、6月才辦得成,因而希望積極溝通,讓對岸的企業家可來臺、維持兩岸企業交流、不要因此中斷。
許舒博表示,臺灣企業有很多中國大陸「buyer」(採購),政治影響經濟的結果,政府所舉辦的活動反而有很多臺商不敢參加,兩岸間的企業「難爲」、政治的不穩定對經濟影響,從臺灣對大陸貿易依存度從40%降到不及32%,就可窺見一二。
若要政治影響企業交流,許舒博指出,政府是否能幫助企業分散市場,舉例來說進軍日韓、東南亞,但日韓這幾年經濟成長較緩、購買力有限,拓展市場有困難;東南亞民衆消費力雖有提升,但仍無法補足中國大陸缺口。
全國商總榮譽理事長賴正鎰表示,兩岸關係不佳已燒到企業界,企業交流變得困難,兩岸企業交流最重要是爭取當地優惠,和彼此的技術觀摩,如果企業界不能正常往來,恐怕對臺灣在大陸投資不利、權利無法保障。
賴正鎰憂心,近年大陸產業技術發展很快,甚至超越臺灣,若企業交流困難,讓臺灣企業難以學習與觀摩陸方技術發展,對於臺灣產業競爭力恐怕衝擊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