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看世界》印象阿拉木圖之世俗生活篇
哈薩克鄉村的早晨。(作者提供)
哈薩克民衆儘管70%多信奉伊斯蘭教,但卻是個世俗國家,社會因此呈現多元和包容的態勢。
世俗生活無非就是衣食住行娛樂等,滿地雞毛卻又活色生香。
我們先來看看阿拉木圖的綠巴扎。「巴扎」的意思是「集市」,綠巴扎應該是阿拉木圖商業氣息最濃厚的地方。
(作者提供)
綠巴扎歷史可追溯至1875年,甚至更早的1868年,最初由塞米巴拉金斯克商人下令建造,如今所在位置便是當年商場的遺址。
(作者提供)
市場分爲上下兩層,內部寬敞整潔,商品陳列井然有序。
(作者提供)
這裡彙集了豐富的當地物產。
(作者提供)
緯度和新疆差不多,水果應該也很甜。
(作者提供)
最具當地特色的肉類——尤其是馬肉和馬腸,場面頗爲壯觀。
(作者提供)
這麼多的蝴蝶蘭,不知道哪裡批發來的?
(作者提供)
蜂蜜據說是哈薩克的土特產,因爲不方便攜帶,只能看一眼就罷了。
(作者提供)
嗯嗯額,是的,這是豬肉攤。
(作者提供)
市場內還能找到一些東亞食材如韓國泡菜和豆腐。
(作者提供)
商販們通常很熱情,報價也比外面貴,但如果會講價,應該還是可以接受的。
(作者提供)
(作者提供)
巴扎附近賣布匹的商場。
(作者提供)
不知道是遊客還是當地人,個別女生的着裝好清涼。
(作者提供)
(作者提供)
街上包頭巾的女士並不多。——也是,35度高溫下,包頭巾好悶熱。
作爲前蘇聯的加盟國,哈薩克所遺留下來的前蘇聯痕跡還是很多的,比如這棟建築物。
(作者提供)
再比如這可以作爲戰時防空洞的地鐵。——跟平壤深達百米的地鐵有得PK了。
(作者提供)
(作者提供)
(作者提供)
每個地鐵站各有其特色。
(作者提供)
行色匆匆的乘客。
下面我們來談一下其他建築的問題。
(作者提供)
這是阿拉木圖的一家很有地方特色的餐廳,裝修很有傳統中亞的風情,尤其是這些燈。
(作者提供)
(作者提供)
(作者提供)
另一家烏茲別克斯坦風味的餐廳。——無須入境,就可以感受鄰國風情,值!
(作者提供)
(作者提供)
(作者提供)
(作者提供)
順便吐槽一下:在阿拉木圖餐廳吃飯,除非旅行社事先預定,否則隨意走進一家餐廳,可能需要等待N久纔可能上菜,所以慢節奏的生活,估計是當地人的常態。
(作者提供)
說到建築,說到吃,就不得不提一下我們住了兩晚的山景酒店——由民宿改造成的酒店,從中可以窺見哈薩克百姓生活的部分。
鄉村的早晨。馬廄旁,牧民在聊天,棕馬已配好鞍具,整裝待發,而狗狗在地上打盹……周圍綠草如茵、樹木蔥鬱,一派清新寧靜的鄉村圖景。
方MM倚着院子裡的樹幹,感受來自鄉野的氣息。
除了兩三種主食外,還有一大堆點心、蜜餞等,充分顯示了哈薩克人的好客——俺不禁想起2016年到新疆喀什農村做客,大屁孩的同學家人也是這樣奉上豐盛的宴席。
這是包爾薩克(Baursaks)—— 哈薩克的「國民小吃」,是一種油炸的菱形或圓形小麪糰,幾乎出現在所有宴席上,口感酥軟或酥脆,略帶甜味或鹹味。可以空口吃,也可以蘸着奶茶、肉湯或者搭配蜂蜜和果醬吃。
手抓飯(對我們來說,當然使用刀叉啦!)飛機、餐廳及酒店均以其爲主食,跟新疆的差不多,味道不錯。
第二天晚上也是這樣滿滿當當的一桌,只是主食換成了麪湯。
臨別時,與酒店服務員合影留念。
娛樂——最有代表性的應該是「落日飛車」,這是位於科克託別山(Kok Tobe)山頂的一項軌道滑車(Coaster)。
排了好久的隊,終於在落日時分坐纜車趕到山頂了。
打卡一下。
再排隊坐軌道車。——不知道是否跟文明素質有關,還是別的什麼原因,我們的前面就莫名其妙地塞進來三個小孩,看到我們不樂意的眼神,他們只好離開,然後再偷偷加塞到我們身後。
劉MM克服多重障礙拍下的飛車視頻——其實速度不快,不僅乘客手動可控,系統也有意識地進行了控制。
如果能夠再早一小時登上滑車,夕陽餘暉灑滿天空和城市天際線,將會更加刺激和浪漫!
除了纜車、滑車,科克託別山還擁有摩天輪、觀景臺和餐廳等多種設施,使其成爲集觀光、休閒和娛樂於一體的熱門景點。
現場正在舉行演唱會,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紛紛駐足觀看。
音樂具有跨越地區、種族、語言的魔力。
科克託別電視塔。塔高372米,功率271千瓦,可覆蓋半徑80~190公里的地域。
附近觀景臺上可以俯瞰全城。
至於哈薩克的中央國家博物館和庫納耶夫故居,由於室內不讓拍攝(相機不行,手機也局部受限),所以這裡也就略去了。
衣食住行介紹得差不多了,順便放幾張抓拍到的家八哥圖片,換換口味。
感覺阿拉木圖的家八哥比俺在廈門、澳洲看到的都大——不知道是不是視覺錯誤?而且一點都不怕人,就在街上路邊大搖大擺地行走。
偶遇一窩流浪的喵星人,貓媽銜了一個雞頭給小奶貓吃,對我們也幾乎沒有任何防備。
阿拉木圖是哈薩克的舊都,是其最大的城市和經濟中心,也是哈薩克的文化心臟。1991年,它作爲哈薩克獨立宣言的發佈地,見證了國家的誕生。
儘管首都於1997年遷至阿斯塔納,但阿拉木圖至今仍保持着其不可撼動的地位,擁有獨特的魅力與活力,被許多人視爲該國的「南方首都」和精神文化的家園。窺見了阿拉木圖,是否等於看到了哈薩克這個國家的基本風貌?(莊莉紅/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