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看世界》阿拉木圖之信仰篇
阿拉木圖的中央清真寺,是哈薩克第二大的清真寺。(作者提供)
哈薩克是個有着140多個民族的國家,人口2000多萬,其中哈薩克族佔71.3%,俄羅斯族佔14.6%,大多數信奉伊斯蘭教,還有東正教、天主教、佛教等。
阿拉木圖的中央清真寺,是哈薩克第二大的清真寺。——看到沒,5座宣禮塔,這也標示了它的宗教地位。
該清真寺是1999年竣工的,當時是藍色穹頂,但在2010年至2011年的大規模修繕中,穹頂被更換爲金色的了。
清真寺主體採用白色大理石構建(作者提供)
清真寺主體採用白色大理石構建,裝飾着彩色瓷磚圖案,融合了伊斯蘭建築風格與哈薩克民族元素。
入內需要脫鞋,另外女性服飾是有要求的。(作者提供)
入內需要脫鞋,另外女性服飾是有要求的,比如需要包頭巾,裙子不能短於膝蓋。——當然,遊客準備不周全的話,照片左側處有頭巾提供。
寺廟可以同時容納7000人禮拜。(作者提供)
寺廟可以同時容納7000人禮拜,但主禱廳不允許女性進入——這是大屁孩入內所拍到的照片。
2006年,哈薩克中央銀行發行了以該寺爲圖案的500堅戈紀念幣,可見其意義非凡。
昇天大教堂(Ascension Cathedral)現爲東正教堂(歷史上多次挪作他用),也是阿拉木圖市的地標性建築。
糖果色的教堂外觀,具有濃郁的俄羅斯建築風格。
(作者提供)
該教堂1907年建成,最大特色是全木材料、榫卯結構,未使用一根鐵釘,1911年阿拉木圖大地震時居然能夠屹立不倒。
教堂內部金碧輝煌。
(作者提供)
壁畫和馬賽克圖案都與宗教故事相關。
(作者提供)
教徒正在虔誠地點蠟燭禱告。
(作者提供)
來自印度的遊客。
(作者提供)
陽光透過彩色玻璃窗灑入,居然營造出了很特別的拍攝氛圍。
(作者提供)
(作者提供)
像不像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作者提供)
旅遊小分隊在教堂外合影一張。
(作者提供)
潘菲洛夫-28勇士紀念公園,這是爲了紀念莫斯科保衛戰中潘菲洛夫師的28位勇士。這支部隊主要是哈薩克人,其中勇士中的10個來自阿拉木圖。他們在二戰德國逼近莫斯科時長途跋涉到戰場,主要任務是狙擊德軍的坦克,場面非常慘烈,最後全部壯烈犧牲。
(作者提供)
28勇士獲得了「蘇聯英雄」的稱號,他們的師長潘菲洛夫也在戰鬥中犧牲,該師被命名爲「近衛紅旗潘菲洛夫師」。
這個公園是緬懷先烈、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場所之一,也是哈薩克斯坦人民信念和信仰的標誌。——對待英雄的態度,決定了一個民族的精神高度,也反映了一個社會的價值取向。
(作者提供)
宗教是虛無的,但歷史是真實的!
(作者提供)
長明之火不滅,它持續激勵着哈薩克斯坦人民爲守護家國與正義而勇毅前行!(莊莉紅/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