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教育交流受阻? 陸人大代表:臺灣年輕人不是嚇大的

近期教育部針對部分大陸高校禁止和臺灣交流,並拒絕採認該校學歷,有輿論憂心,兩岸教育文化交流可能因此受阻。(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近期教育部針對部分大陸高校禁止和臺灣交流,並拒絕採認該校學歷,有輿論憂心,兩岸教育文化交流可能因此受阻,甚至出現寒蟬效應,未來大陸在相關領域交流能夠採取何種方式突破?大陸臺灣省全國人大代表陳雲英直言,臺灣年輕人不是被嚇大的,歡迎臺灣年輕人到大陸一展長才。

大陸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今天上午臺灣團審議兩高(最高法、最高檢)報告開放媒體採訪。在最後的提問環節,針對教育交流問題,陳雲英表示,臺灣教育部第一波的禁止名單,包括中共中央統戰部直屬的暨南大學、華僑大學等,據她所知,這三所大學一直保持對臺灣同胞跟海外僑胞比較開放的就學政策,有更好的政策、更好的獎學金,其實是有利於臺灣年輕子弟去念書的。

在臺灣教育部的禁令下,是否會發生寒蟬效應?陳雲英認爲應該不會,原因是大陸有292所高校招收臺生學習,各地高校經常舉行學術研討會、文化交流研討會、科技研討會,她經常可以在不同的場合裡看見臺青的身影,「臺青只要心中懷有對自己人生的一份夢想,對自己的生涯規劃,職業生涯有所期待,他們還是會陸續來大陸的。」

「臺灣教育部的政策可能想造成嚇阻作用」,陳雲英用了一個諧音梗,「臺灣年輕人不是嚇大(廈大,廈門大學)的,而是學習長大的,我不相信相關的禁令會對臺灣青年想來大陸產生多大的嚇阻作用。」

展望未來,陳雲英表示,中美兩國的較量已進入深水區,中國大陸在科技、文化領域佳作頻現,例如人工智慧DeepSeek、智慧駕駛新能源車、太空科技、以及電影《呢吒2》、電玩遊戲《黑神話·悟空》等,對全世界來說,中國在軍事、科技、教育、文化等領域的硬實力、軟軟實力,現在都走在世界前列。「我們希望給臺灣子弟一個成才的機會,在大陸有最好的平臺,最大的舞臺,讓他們來展示自己的雄風。」

陳雲英也提醒民進黨政府,過度壓抑的政策勢必會造成人民的反抗,任何當政者都要小心,當一部分的人民心中埋有怨恨的時候就會反抗,民意水能載舟,也可覆舟,臺灣當局要謹慎施策,不要過分壓制臺青個人願望、夢想的實現,這會不利於臺灣當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