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注哪吒、DeepSeek 陸大人代表:歡迎臺青赴陸體驗發展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臺灣省代表團今(9)日舉行開放團組活動。(圖/記者任以芳攝)
記者任以芳/北京報導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全國人大臺灣省代表團今(9)日舉行開放團組活動,會後開放記者QA環節,聚焦兩岸關係發展與促進兩岸青年交流。所有被提問人大臺灣團代表都指出,即使兩岸受到臺灣方面阻擾,民間交流意願依然很熱略。如今,大陸人工智能、新能源等相關產業持續發力,各代表發言時也鼓勵臺灣青年多來走走到大陸發展創業。
大陸全國人大臺灣省代表今9日於北京人民大會堂開組團會議,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修正草案,審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會後記者QA環節,共8個問題聚焦兩岸關係發展,臺灣媒體《東森新媒體ETtoday》、《TVBS》分別提問臺灣限縮對陸教育交流、兩岸觀光卡關時事議題。
▲大陸全國人大臺灣省代表團副團長顏珂。(圖/記者任以芳攝)
談及兩岸交流現況,大陸全國人大臺灣省代表團副團長顏珂舉出數據,「去年臺胞來大陸402萬人次,有大幅的增長,超越新冠疫情前的數字。兩岸的貿易總額也達到了2929億美元,增長達到了9.4%。其中大陸對臺出口7517億美元,大陸自臺進口2177億美元,臺灣仍享有鉅額的順差。」
顏珂再舉例,福建省日前17條惠臺利民政策,還有之前推動的平潭綜合實驗區、崑山深化兩岸產業合作實驗區和東莞深化兩岸創新發展合作區,穩步的推進。臺商臺企也搶抓「心智生產力」的發展機遇,說明兩岸交流、交往意願是擋不了的。
▲大陸全國人大臺灣省代表陳雲英。(圖/記者任以芳攝)
《東森新媒體ETtoday》提問臺灣方面限縮兩岸教育交流是否有寒蟬效應,以及大陸該如何應對?大陸全國人大臺灣省代表陳雲英迴應,「可能政策上對臺灣青年子弟造成一種嚇阻作用。」她認爲不會產生「寒蟬效應」,反而臺灣方面過多阻擾能會被反噬。
陳雲英舉例臺灣人常說的一句話,「臺灣民間有一句話在懟別人的時候會說,『你以爲我是嚇大的』,其實我是學習長大的,我是父母老師愛護長大的,我不是被『嚇大』,從這個角度來看,我不相信對於臺灣青年想來大陸,能夠產生多大的作用。」
今年大陸橫空出世的人工智能DeepSeek來自杭州這座科技城市,如何吸引臺灣青年來看看或是就業發展?大陸全國人大臺灣省代表長陶駿十分歡迎,臺灣青年到科技城市杭州來發展創業,但也直言,「目前AI沒辦法做到面面俱到,不能做到100%的準確,尤其是涉及到兩岸話題,必須結合中央對臺方針政策和各地的政策進行具體的對照。」
▲大陸臺灣省全國人大代表周琪 。(圖/記者任以芳攝)
今年是抗戰勝利80週年,大陸方面如何與臺灣青年交流傳遞建立正確史觀?大陸全國人大臺灣省代表周琪則說,「民進黨當局推行『去中化』政策確實是一場鬧劇。」臺灣民衆講閩南話、客家話,敬祖先、敬媽祖、拜關公、敬王爺、敬保生大帝、清水祖師、哪吒三太子等等,這些神明都是從大陸傳播過去,中華傳統文化是深深刻在臺灣同胞的骨子裡。」建議臺灣民衆不如來大陸看一看,尋根問祖,追根溯源,親自去網紅的觀光景點體驗大陸的生活,感受兩岸文化的共通和差異。
從去年《黑悟空:神話》到今年《哪吒2》受到兩岸注意,如何讓中華文化吸引促進兩岸青年交流?大陸全國人大臺灣省代表曾力羣建議,「推動兩岸青年在文化產業方面的合作,促深化融合發展,讓臺灣青年在中華文化中尋找融合發展的方向和路徑,實現個人事業發展和傳承。」
談及臺青如何在大陸安居樂業?大陸全國人大臺灣省代表林青舉例,「青島、廈門、福州、重慶等各地出臺住房優惠政策,讓臺青住房多元化。」並且建議,優化兩岸婚姻政策服務,打造兩岸Ai公益紅娘,多策劃聯誼活動,比如:全國臺聯臺灣青年千人夏令營,21屆臺灣青年冬令營32屆等,促進兩岸交流往來。
《臺灣TVBS》也提問兩岸觀光因陸委會堅持『小兩會』卡關,主要雙方沒有互信,未來該如何溝通交流?陳雲英也指出,「臺灣是不想開放,害怕開放之後,抹黑大陸的謊言被戳破。」
她也指出,兩岸旅遊受阻「解鈴還須繫鈴人。」希望臺灣方面回到民意的基礎,看待兩岸交流的重要性。「盼2025年兩岸的交流更加順暢,往來不受阻礙,如果交流交往是民意所向,應該是會得到解決。」
▲大陸全國人大臺灣省代表團都是祖籍在臺灣來大陸發展的後代。(圖/記者任以芳攝)
大陸第十四屆全國人大臺灣省代表團名單資料,今年有13名「臺灣省人大代表」,分別爲李興魁、鄒振球、陳雲英、陳永東、陳貴靜、林青、周琪、鄭建閩(代表團團長)、陶駿、曾力羣、蔡培輝、廖志豪、顏珂(代表團副團長)。
上述名單除了陳雲英在臺灣出生,其餘都是在大陸出生的「臺二代」「臺三代」,因爲祖輩當年從臺灣到大陸發展,因此都是拿到大陸居民身份的臺灣人。日前,我陸委會指出,大陸全國人大臺灣團代表不具有中華民國國民身份,不能代表我方全體人民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