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七年赴重慶市永川區支教 上海海事大學暑期公益支教活動正式啓動

日前,永川區何埂鎮石筍山村黨羣服務中心會議室內愛心涌動——上海海事大學“羽愛童行”實踐隊在此舉行簡約而溫馨的開班儀式暨捐贈儀式,正式拉開暑期公益支教活動序幕。

據介紹,這是該實踐隊自2019年與當地簽訂暑期社會實踐基地協議以來,連續第七年到訪,開展暑期支教活動。本次支教活動由22名大學生志願者組成,他們精心設計了由“中國紅”和“海大藍”兩個板塊構成的特色支教課程,“中國紅”板塊內容包括紅色文化、黨政文化和傳統文化教育,“海大藍”板塊內容包括航海歷史文化、船舶旗語實操、航模拼裝以及港口知識等。

上海海事大學“羽愛童行”實踐隊志願者湯雅菲說:“書本上的知識需要通過實踐才能更好地發揮價值,通過支教的方式能讓我們將自己課本上的知識傳授給同學們。”而“羽愛童行”實踐隊隊長呂浩銘則表示,希望通過這些課程培養孩子們的能力,拓寬孩子們的視野,讓他們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

據瞭解,7年來,上海海事大學累計組織超過170名志願者參與石筍山村支教,陪伴了500餘名留守兒童成長,已經成爲永川區支教活動的一個先進典型。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趙瑞教授表示,支教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可以讓大學生更好地瞭解國情和民情,同時,也能開闊當地學生的視野。

今年的“羽愛童行”實踐隊將在石筍山村開展爲期兩週的支教活動,支教隊員不僅爲孩子們帶來知識,還會組織有益的社會實踐活動,並關注孩子們的心理健康。這種“教育幫扶+文化傳承”的公益模式,正成爲連接高校與鄉村的暖心橋樑。

通訊員 王其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