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3年,湖南南縣廠窖鎮中心小學這樣上思政課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唐偉 謝倩 記者 陽錫葉)近日,在“廠窖慘案”82週年紀念日之際,湖南南縣廠窖鎮中心小學200名學生代表走進廠窖慘案遇難同胞紀念館,通過沉浸式實踐課堂開啓了一場特殊的思政教育。該校連續三年將思政課融入紅色教育基地,以“行走的課堂”推動紅色教育入腦、入心、入行。

松柏蒼翠,碑塔高聳。上午9時,悼念儀式在莊嚴肅穆的氛圍中開始。師生與各界代表共同默哀、敬獻鮮花,並環繞紀念碑瞻仰,深切緬懷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革命先烈及慘案遇難同胞。紀念館內,學生們通過講解員翔實的講述,深入瞭解“廠窖慘案”的歷史細節。

“現在的幸福生活是先輩流血付出換來的,我們要努力學習,用自己的力量讓祖國更強大,再也不受這種欺辱。”這是廠窖鎮中心小學學生梅焱煒第一次參加該活動。

隨後,學生步行返回校園思政課堂,圍繞“銘記歷史 愛我中華”主題展開小組討論。結合實地見聞,學生踊躍分享感悟,從歷史責任談到個人理想。教師還通過集體朗誦《如果信仰有顏色》、合唱《水鄉廠窖美畫卷》等環節,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與使命擔當。

據校長劉志平介紹,該校自2021年起將思政課與紅色教育深度融合,每年在清明節、廠窖慘案紀念日、“九一八”事變紀念日、國家公祭日等重要節點組織實踐活動,覆蓋三至六年級學生。“通過實地參與,孩子們不僅銘記歷史、珍愛和平,更將個人理想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樹立起爲民族復興而學習的信念。”

近年來,南縣以“1+N”課程思政改革爲抓手,推動思政教育向課堂內外雙向延伸。課堂內,教師引入真實案例與場景教學,增強課程的感染力;課堂外,通過社會實踐、志願服務、理論宣講等形式,深化學生的實踐體悟。

作者:唐偉 謝倩 陽錫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