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小宅也難負擔...「鳥籠宅」完銷!他嘆:買房為成家、但衣櫃都放不下

小宅、房市示意圖/ingimage

現在的市況,真的讓人笑不出來,你以爲高房價已經夠誇張了?今年北臺灣竟然出現「7坪」的新建案,真的沒看錯,不是車位坪數,是你要住的家——7坪,廁所轉個身都可能撞牆,牀一放下,衣櫃要不要就別想了。

更扯的是,這些極小宅還賣得不錯,有些一開案就賣光,像桃園大園的「福興豐藏II」主打7坪、總價兩百多萬,瞬間完銷;臺北中山、伊寧街的8坪小宅,開案一兩個月也快賣光。

你以爲大家買來住?錯,是爲了出租,因爲租金高、坪數小,投報率漂亮,說穿了,這些根本像是「金融商品」,而不是「家」。

年輕人到底是在買「人生第一間房」,還是在買「俗稱的鳥籠」?我們忍痛掏光積蓄,只爲了有個可以被稱作「家」的地方,但換來的是壓縮的生活品質、空間小到收納難、轉個身都怕撞牆——人生真的該這樣嗎?

當坪數一再被壓縮,從10坪變成9坪、8坪,甚至7坪,這不只是產品策略,也反映了當前市場的無奈。

從臺北一路蔓延到桃園、中和,買房這件事,變成一場對空間的妥協與取捨。

在這個房子早已變成投資工具的時代,買房也不再只是安身立命的決定,而成了跟市場角力的過程。換成是你,會怎麼選?

買一間屬於自己的鳥籠,晚年不用擔心沒房子租?還是選擇租房,把自由當成生活品質的一部分?

這不是選擇題,更沒有標準答案,這是這一代年輕人正在面對的人生難題。

◎本文內容已獲潘柏彥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