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楊元慶:植根中國鏈接全球,聯想新型全球化構築差異化競爭力

(原標題:聯想楊元慶:植根中國鏈接全球,聯想新型全球化構築差異化競爭力)

4月以來的美國關稅政策衝擊波影響仍在持續,高企的關稅壁壘成爲中國企業出海的主要挑戰之一。但在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看來,中國是聯想全球戰略和製造的核心大本營,國內完整的製造業生態、高效的供應鏈網絡與強大的研發能力,是聯想抵禦外部衝擊的“定海神針”,並許下了“市場份額不掉、利潤不掉”的雙重承諾。

楊元慶在5月7日聯想Tech World大會期間接受採訪時發表了上述觀點,他還指出,憑藉“Global+Local”,也就是全球資源本地交付的業務模式,聯想在各種複雜的國際政治經濟形勢下游刃有餘地確保公司在各個市場上的競爭優勢。聯想長期以來有效踐行的“紮根本土、輻射全球”經驗,也爲中國企業出海提供了新形勢下的破局範例。

更快、更穩、更靈活,在關稅壓力下確保增長的“確定性”

針對各界普遍關注的美國政府高關稅帶來的影響,楊元慶明確表示:“聯想不怕關稅,怕的是不確定性。”出海20餘年,聯想擁有豐富的應對各國關稅政策的經驗,並構建起一套成熟的“政策響應機制”。

首先,本地化交付能力前置。在目標市場建立生產、研發、服務全鏈條,將“中國製造”轉化爲“本地整合”,在縮短交付週期、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的同時,還可以通過合規的本地化運營規避貿易壁壘。

其次,充分利用快速生產分配優勢。有業內人士分析稱,由於掌握了核心製造環節,聯想可在幾個月內完成生產與供應鏈重組分配,相比之下,依賴外包的競爭對手往往需要1-2年。這樣的“敏捷性”使聯想能夠在關稅波動中迅速調整成本結構,保持價格競爭力。

第三,規模效應與成本管控的雙重保障。全球統一的研發平臺與採購體系,使聯想在分攤固定成本、優化零部件物流路徑上具備天然優勢。例如,通過集中採購中國零部件並在海外工廠完成組裝,既擁有中國供應鏈的效率優勢,又規避了整機進口的高關稅。

植根中國鏈接全球,雙向優勢夯實聯想全球差異化競爭力

楊元慶指出,聯想的“全球資源,本地交付”戰略始終堅持“植根中國鏈接全球”原則,首先以中國爲基本盤——中國不僅是聯想的製造中樞、研發高地與供應鏈核心,更是其全球化佈局的能力輸出源。這一模式剝離了傳統全球化“脫實向虛”的風險,同時形成兩大核心優勢:

第一,端到端整合的“ODM+”模式。不同於多數單一的外包型同行業企業,聯想是少數具備從產品設計、生產製造到市場營銷全鏈條能力的公司,垂直整合優勢使其在面對關稅調整時能夠靈活分配生產佈局,快速重構供應鏈。例如,過往面對巴西市場上的高關稅,聯想通過進口中國核心零部件並在當地完成組裝,在滿足政策合規的基礎上,既有效降低了關稅成本,又保障了中國核心供應鏈的優勢。

第二,中國“智造”的全鏈條整合能力,重構全球生產製造網絡的戰略佈局。中國擁有全球最完整的工業體系,聯想借此構建了“1+N”分佈式供應鏈網絡——以中國爲“1”個核心樞紐,海外市場爲“N”個節點。聯想目前已在11個國家建立33家工廠,形成覆蓋美洲、歐洲、亞太的本地化生產集羣。基於這種“分佈式製造”模式,聯想能夠根據政策動態及時調整生產分配,例如,通過墨西哥工廠產能覆蓋北美市場、以匈牙利工廠服務歐洲市場,最大限度降低了關稅對終端交付的影響。

通過以上雙向資源整合能力,中國供應鏈的規模與效率構成聯想的“底盤優勢”,而全球其他市場的技術、人才與本地化經驗則形成“增量優勢”。兩者的有機結合,使聯想既能輸出“中國效率”,又能融合“本地文化”,進而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

模式創新打造全球化護城河,構築“兩不掉”承諾的底氣

面對未來挑戰,楊元慶明確提出“市場份額不掉、利潤不掉”的目標,展示出聯想對自身商業模式的信心,這樣的底氣主要源自兩方面。

一方面是市場份額的韌性:本地化交付能力使聯想能夠更加貼近客戶需求,其通過本地團隊推出符合企業客戶安全標準的定製化產品,配合快速響應的供應鏈,持續鞏固PC市場領跑地位。在新興市場,本地化生產更是幫助聯想獲得諸多大客戶的信任和訂單。

另一方面是利潤的可持續性:端到端整合避免了外包環節的利潤分流,而全球製造網絡的協同效應則進一步優化了成本結構。即使在高關稅市場環境下,聯想通過“中國製造+本地組裝”模式,將關稅成本控制在較低範圍內。

從“走出去”到“紮下去”,聯想新範式對中國出海企業的啓示

聯想的成功模式已經證明,全球化不是簡單的“產品輸出”,而是“能力輸出+本地融入”的雙向奔赴,其成功經驗也清晰勾勒出企業出海必須構建的三大能力:

本地化縱深能力:不僅要建立銷售渠道,更要佈局生產、研發、服務體系,完成從“貿易型出海”到“產業型出海”的升級;

供應鏈彈性能力:通過“全球資源本地交付”降低單一市場依賴,提升應對全球動盪貿易環境波動的靈活性;

端到端整合能力:自主掌握研發、製造等核心環節,確保產業鏈重構時更好把握主動權。

聯想20多年打造出的全球化範例,其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積累的經驗和教訓,將對諸多已經出海或即將出海的企業形成重要啓示、提供參考價值。

定義新型全球化,在變局中挖掘成長的“確定性”

當全球化進入“精耕細作”時代,聯想基於20多年的出海實踐證明:真正的全球化競爭力,在於將“全球資源整合”與“本地價值創造”深度融合。通過“ODM+”模式與“Global+Local”戰略,聯想不僅爲自身築起了抵禦貿易戰衝擊的“防火牆”,更向業界展示了兼顧效率與韌性的出海新範式。在不確定性的出現成爲常態的今天,聯想“既能整合全球,又能紮根本地”的能力,正是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行穩致遠的密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