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無懼特朗普關稅,運行人工智能能源也不愁

聯想認爲,如果客戶能保證有足夠的能源來購買更多人工智能服務器,其企業硬件業務最終將有望持續盈利……

這個中國硬件大廠週四公佈了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季度業績[PDF],營業收入爲188億美元,同比增長20%。利潤增長9.75%,達到5.17億美元。

聯想企業硬件業務所在的基礎設施解決方案集團(ISG)連續第三個季度創下營業收入紀錄,此次銷售額達到39.4億美元,比2023年同季度增長了59%,並實現了100萬美元的利潤。

ISG(基礎設施方案業務集團)一直掙扎着,多年來很少產生可觀的利潤,但聯想的財報稱:“自從從IBM收購x86業務以來,ISG通過將重點從企業計算擴展到包括雲計算和存儲,以適應雲計算的興起。”首席執行官楊元慶表示,ISG“爲了我們的戰略意圖承受了暫時的虧損”。首席財務官黃偉明表示,ISG正在“打造可持續的盈利增長路徑”。

2022年,聯想的高管們也表達了類似的看法。

ISG總裁阿什利·戈勒克布爾瓦拉(Ashley Gorakhpurwalla)表示,該集團現在擁有滿足雲服務客戶和企業需求的多樣化產品組合,並準備利用對人工智能硬件的需求獲利。

他說:“我們堅信並且有信心,人工智能服務器將爲我們所服務的市場中的基礎設施推動一個非常強勁的資本投資週期。”並且,他還預測對人工智能硬件的需求將分兩個階段到來。

其中一個方面將推動“對大型語言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開發的基礎設施的持續投資”,隨後將出現“企業人工智能需求有望增長,並且對於我們的企業客戶而言,會變得更高效、更易獲取”的情況。

“這兩個人工智能服務器增長驅動力可能都會受到電力的限制,”戈勒克布爾瓦拉(Gorakhpurwalla)補充道,隨後他大力宣傳聯想的海王星(Neptune)液冷技術,稱其可能有助於客戶在不超出能源預算的情況下運行人工智能。

該公司不認爲,無論是在美國還是其他地方,關稅會阻礙人工智能(AI)或其其他業務的發展。

首席執行官楊元慶表示,聯想在印度和巴西等市場的銷售已經面臨着高額的關稅壁壘,並且已經在全球範圍內建立了內部自營的和外包製造設施,從而得以避免進口關稅。

聯想首席執行官也對超過46%的營收來自個人電腦以外業務這一事實感到高興,這反映了其收入來源多元化的計劃。

名爲方案與服務集團(SSG)、提供託管服務、IT即服務的集團增長了12%,季度營收達到23億美元。

智能設備集團涵蓋個人電腦、摩托羅拉智能手機和許多其他小設備,其也增長了12%,營收達到137.8億美元。

摩托羅拉作爲聯想旗下公司,在本季度取得了有史以來最好的業績,現在(除中國外)是排名前五的智能手機品牌。

聯想希望它能成爲排名前三的品牌,這或許意味着只有三星和蘋果的手機出貨量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