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效應/金剛級商品 國際化鍊金石
蜜雪冰城在全球已開出逾46,462店,麥當勞與星巴克分別以43,477店和40,576店緊追在後。再看營收,星巴克以24年全球362億美元位居第一,麥當勞259.2億美元;蜜雪冰城則爲34.7億美元。
這三家全球萬店規模的連鎖業者都有「金剛級商品」。所謂金剛級商品就是放諸四海皆準、全球一致的商品,麥當勞是大麥克、麥香雞、麥香魚和麥克雞塊;星巴克是美式、拿鐵和星冰樂;蜜雪冰城則爲檸檬水和冰淇淋。無論全球菜單如何迴應當地,都不能撼動金剛商品的地位。
臺灣珍珠奶茶、日本拉麪和韓國烤肉…,都帶動當地餐飲業者出海,掀起一波波國際潮流,但強勢商品光環太盛,基本上已成爲臺日韓餐飲業國際化的主要形象,反而不利品牌通路建立其國際形象。
霸王茶姬以一杯伯牙絕弦,英文翻譯BoYa Jasmine Green Milk Tea,欲掙脫珍珠奶茶(Boba Tea)的巴納姆效應,還得靜待時間的考驗;低調如臺灣的Coco,在全球120國5,000店以一杯百香雙響炮(Bubble Gaga)加料輕果茶,穩穩佔據國際消費者的心智版圖。端出國際市場認同的金剛商品,成爲拓展海外市場的重要鍊金石。
主角站定之後,配角就可以按當地需求、區域特色或行銷活動,組合成可適應各國市場的菜單。
連鎖餐飲發展海外,在菜單設計上也有以下三個巧門:
一、菜單上網方便搜尋:菜單並非機密,網路時代免不了要比較、搜尋一番,先便利顧客才能更好的打開巿場。
二、使用編號簡化點餐:無論是單品或套餐,透過編號都能夠加速點餐流程,編號點餐是連鎖餐飲業標準化的配備。
三、組合優惠促進銷量:餐加飲優惠、買兩個優惠、搭配優惠…,組合優惠是刺激銷量的簡單法則,更能滿足顧客「佔便宜」的心理。
市場不同,商品組合自然不同,但在變化之外,也要把握不變的特色,樹立品牌通路的辨識度與差異化,否則連鎖店也會淹沒在大單品的潮流之中。
愈來愈少聽到海外友人爲了思鄉喝一杯珍珠奶茶,這是好消息,思鄉不能成爲品牌特色;卻愈來愈多朋友來臺灣告訴我,某個品牌的味道跟他們在國外吃的不一樣,這是壞消息,代表臺灣品牌出海,還欠一點火候。
有變也有不變,金剛級商品可不能只剩一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