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效應/檢視執行力 從門店看起
凡事有因果,連鎖經營並非站上規模就可鬆懈,須知不進則退,只要執行力的螺絲釘上不緊,大崩壞的因素即已種下。
執行力既是關鍵,若標準做不到、目標做不到、堅持做不到,連連做不到中,縱有再大的規模,這三個做不到亦將開啓自毀程序。
曾擔任全聯實業副董事長、統一超商(2912)營運長、美食達人公司(85度C)執行長的謝健南,對於連鎖品牌的更迭有一番自己的見解。
謝健南認爲有些產業可用流行引領時尚和風潮,如茶飲。與其以一個品牌死守陣地,不妨換個思路,用品牌置換來引領潮流,如歇腳亭之於UG。
而民生產業,如早餐和綜合零售業,則要以理念、堅持和故事來形塑經典。品牌因着持續的疊加,而愈來愈有生命力,一個又一個階梯,拾級而上,如:全聯。
「要不流行、要不經典」,謝健南點出連鎖品牌的策略方向。前者必須掌握什麼該變,而什麼不變。
以茶飲連鎖爲例,因着規模而布建的供應鏈系統,如果隨着前臺品牌改變而陷入無用武之地,等於打掉重煉,品牌、店格萬變,而營運與後勤不變。
後者雖打長期戰,但也要認知每個十年顧客都在代換。經典品牌須遵循三個價值創造,即省錢、方便和有趣,能同時兼具更佳,譬如泡泡瑪特效應,醜娃娃爲何能紅遍全球?
年輕人的審美與前一世代顯有不同而已。
策略有所掌握,接下來回到執行力。想到、看到卻做不到,許多人都說UG就是抄霸王茶姬,試問:想抄霸王茶姬的只有UG嗎?爲什麼只有UG能爆紅?
短時間集一線商圈開店、名人代言、排隊人龍和話題商品…等爆紅要素於一身怎能不紅,重點是紅之後還能快速收割市場,順勢出海打國際杯不說,僅是其單店平均一天賣出千杯以上,團隊都可以扛得住,做到策略、品牌、行銷、營業、人資到供應鏈協作,在在展現執行力。
快打可行,慢打也可行。慢打就要懂得疊加,經典不是一天可以鑄就的,初期不顯山、不顯水,直到累積穿越臨界點,打造了穩固的飛輪,亦即連鎖「5+2」系統,即總部五大機能:管理維運、品牌行銷、人力資源、創新研發和資訊情報,以及兩個基礎系統:營輔系統和物流系統。
檢驗連鎖執行力不必去總部,造訪四至六店即可知,若有加盟店則直營、加盟店各半造訪,主要看點是「店間差異」,以店格氛圍、商品與服務品質和清潔度三指標,店間差異愈大代表門市執行力須加強空間亦大。
見微知着,連鎖的執行力從門店一覽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