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啓動“數字產品護照”倡議——建立全球適用的產品數據標準化框架

日前,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與國際標準化組織聯合啓動“數字產品護照”倡議,旨在建立起統一、跨行業、全球適用的產品數據標準化和可互操作性框架,以加強對產品全生命週期的數據掌握,確保關於產品環境、社會、治理層面隱性成本數據的真實性與準確性,提升產品數據透明度與可追溯性,幫助利益相關方作出有利於可持續和循環經濟建設的更好決策,穩固支持全球價值鏈。

該倡議的啓動可爲提高產品可追溯性提供改變現有規則的解決方案。“數字產品護照”本質上是產品各方面有關數據信息的集合,將爲產品提供可追溯的數字格式語言,適用範圍上涵蓋從初級產品到最終制成品的所有產品門類。有關數據信息將依託現有商業體系,以去中心化的方式關聯併發布,數據的可及性和完整性不受上游供應者和下游消費者具體應用終端軟件平臺的影響。

根據設計,“數字產品護照”具有多方面重要意義。對於企業而言,能夠提升品牌透明度和消費者信任度;滿足日益嚴格的環境法規,降低不合規風險;並通過數據驅動的方式,優化產品設計和供應鏈管理。對於消費者而言,能夠獲取產品詳細信息,有助於作出更環保和可持續的購買決策;也能夠了解產品的生產背景,提升品牌信任程度。

對於推進“數字產品護照”建設具有重大意義的關鍵節點是2023年啓動的《聯合國透明度議定書》(UNTP)項目,其旨在通過數字化手段提升全球供應鏈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UNTP預計將在2025年正式實施,建立統一框架,以支持“數字產品護照”和可驗證憑證在供應鏈中的應用。今年以來,國際標準化組織專門就“數字產品護照”制定了有關標準,並廣泛向各行業徵求意見和需求。從回覆情況看,各行業均強調“數字產品護照”應涵蓋整個供應鏈,包括原材料、中間產品和最終成品;應涵蓋的關鍵數據包括產品符合性證書、回收內容說明、危險材料說明、環境影響說明和可追溯性記錄。從今年4月起,歐洲經濟委員會計劃組織一系列行業專題研討會,重點聚焦在電池、紡織品和建築材料等領域推行“數字產品護照”。

在“數字產品護照”之前,全球範圍內曾有過多個類似倡議,但推進效果均不盡如人意,尤其是在數據標準化和可互操作性問題上面臨較大挑戰。從近期各方就“數字產品護照”標準向國際標準化組織反饋的意見來看,可互操作性問題仍是主要挑戰,應用障礙和監管支持也成爲各方重點關注領域。

面對有關挑戰以及背後折射出的各方分歧,聯合國主導下的多邊主義被寄予厚望。相關調查統計數據顯示,有89%的受訪者認爲各國政府應推薦一項全球性的“數字產品護照”標準。歐洲經濟委員會指出,此次啓動的倡議在聯合國的領導下,能夠平衡不同的利益訴求和優先事項,同時促進跨行業和跨地區的協調。該項倡議將避免創建重複性或衝突性的框架,旨在促進探索、協調和統一;通過鞏固現有成果並彌合差距,將“數字產品護照”打造成爲全球可互操作性的基石,並支持跨境和跨行業無縫數據交換與協作。(經濟日報駐日內瓦記者 樑 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