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賴清德要洗滌人心,鄭英耀就開始洗腦教育
教育部長鄭英耀稱「臺灣與中國一邊一國,無庸置疑」,並表示將編撰包含國家認同、識讀中國威脅等內容的教材。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美國總統川普把關稅當武器,各國窮於應戰;賴總統除了「奉賠到底」,還打算藉機讓臺灣經貿「脫中入北」。鄭英耀更透過行動,要把「脫中入北」從經貿領域深化到教育思想。教育部將邀請公民、社會、歷史等學科老師組成輔導團,編撰國家認同、識讀中國威脅的教材,希望暑假前開發出來,聲稱要給學生「正確的」資訊、知識與史觀。賴清德說要「洗滌人心」,鄭英耀就着手中小學的洗腦教育。
國家教育研究院也建議,國中社會與高中歷史教科書,應呈現聯合國大會二七五八號決議文史料,言明文本未提及中華民國或臺灣。另除開羅宣言,再加舊金山和約及中日和約,並說明日本已放棄對臺灣主權。這種編排,就是在強調「臺灣地位未定論」,呼應美歐對臺灣地位的政治操弄,也鞏固賴清德「脫中」的論述基礎。
二月間,賴清德曾在全國大學校長會議上要求各大學進行兩岸交流時,應有風險意識;鄭英耀隨即宣佈,禁止大學與對岸「統戰三校」和「國防七校」交流。陸委會主委邱垂正也稱,將提供識讀中國的教材。三月賴清德提出「賴十七條」,即要求教育部和陸委會全面深化青年學子對中國的識讀教育和兩岸交流的認知。換言之,鄭英耀執行的,正是賴清德「洗滌人心」政治工程的一環,目的在向下紮根。
賴清德雖不再高談「務實臺獨」,卻接受內政部長劉世芳推他當「臺灣國的主人」。但不論「務實臺獨」、「臺灣國」或「一邊一國」,都違反中華民國憲法。一○八課綱已有「去中國化」和剪裁割裂中國歷史的問題,現在,教育部長更要將違憲主張寫進教材。在「一邊一國」的前提下,新編的國家認同教材,要讓年輕一代認同哪個國家?若連「中共」與「中國」都不能區分,識讀中國威脅的教材,從小培養學生敵意,增加對立,臺海未來還有和平可能嗎?
鄭英耀不但讓抗中綁架教育,更讓政治凌駕教育。識讀中國和國家認同教育也許無法立竿見影,大罷免卻可立即表忠。多所大學爲避免政治入侵,不準學生在校園內爲民進黨推動的大罷免擺攤收連署書;鄭英耀卻將學生的行動,解釋爲言論自由和公民活動,應予尊重。教育部長親手撕毀教育基本法及教育部相關函示,又親身示範曲解言論自由,爲未來選舉污染校園開路,校園將不得安寧。至於黨政軍退出校園,一向只針對國民黨,民進黨則不受限。
賴清德上任總統前曾宣示要做三件事:國家重建、社會改造、洗滌人心,如今正在逐步推動落實。教育領域也不例外,鄭英耀就是在校園裡進行政治奠基、紮根下一代的工作。臺灣正面臨關稅戰與大罷免的內外動盪,賴政府對外跪降川普、對內追殺藍白,鄭英耀則把戰火引向教育領域。但扭曲民主價值、矇蔽歷史認知,擴大社會裂痕、深化兩岸仇恨,其長遠影響難以估量。當知識失去開放本質,政治壓斷教育脊樑,鄭英耀將成教育的千古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