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黑白集/總統的財產
監察院公佈賴清德總統財產,存款1125萬元,較參選時的215萬元增加了910萬元,另有1246萬元房貸。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監察院公佈賴總統財產,存款一一二五萬元,較參選時的二一五萬元增加了九一○萬元,另有一二四六萬元房貸。值得注意的是,賴清德申報了三筆合計一一八六萬元的有價證券,都是美國國庫債券。由於臺幣升值,估計匯兌損失約一一八萬元。
賴清德已上任一年,爲何迄今才首度公佈財產?原因是,監察院去年底已公佈了一批政務官的財產,而今年三月應公佈的廉政專刊,卻以「預算被刪」爲由拖延至今。
光看數字,總統財產不算驚人,但也引起網友七嘴八舌。有人問,那麼多存款,爲何不拿去還房貸?有人說,原來「美國人的阿公」,還是喜歡買美債避險。有人質疑,總統年薪才六百萬,爲何賴總統一年存款能增加九百多萬?有人質疑,這些財產數字太籠統,根本無法反映真相。這些,都是庶民的小牢騷。
月入三、五萬的年輕人,當然看不懂上層階級的財產玄機。他們可能不知道,除了房地產、汽車、股票,高官們最愛的理財術是「保單」。上一期的廉政專刊即顯示,十二名部會首長總共申報了九十三張保單,平均一人七.八張。其中,閣揆卓榮泰榮登「保單王」,個人擁有十九張。
賴清德參選時申報十三筆保單,已繳保費達四千五百萬元,這比較接近其財產實情。這次他僅申報六張保單,但肥水去向只能猜測。